[实用新型]一种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0163.6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3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晏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驹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B60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刘卓夫;袁芳 |
地址: | 3175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 ||
一种车轮,包括轮辐,所述轮辐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铝制包覆体。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材料成本低、美观度高、便于加工打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摩托车等二轮、三轮车辆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现有的车轮生产厂家基本没有在车轮性价比、美观度等方面做过深入开发和创新,因此,一直沿用纯铁制车轮骨架或者纯铝制车轮骨架进行生产。为了拓展车轮生产企业的生存空间,急需开发出性价比高、成本低、外观高档、突破目前行业定式的车轮。
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990272A、题为减噪复合轮辐的中国发明申请,公开了:轮辐由芯模和包裹在芯模外面的减振层组成,其中芯模的两头粗中间细并在两端形成内凸肩和外凸肩,减振层包裹在内凸肩和外凸肩之间的细长部位。该发明专利申请所述技术方案,实际用于降低车轮产生的噪音,无法在提高车轮美观度和降低材料成本等方面起到良好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材料成本低、美观度高、便于加工打磨的车轮。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轮,包括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铝制包覆体。
其中,所述包覆体至少部分地包裹所述支撑主体。
其中,所述包覆体的厚度为1mm至6mm。
其中,所述支撑主体采用非铝材料制成。
其中,还包括轮辋,所述支撑主体沿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一端与所述轮辋相连接,或者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轮辋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包覆体向外延伸的一端与所述轮辋相连接。
其中,所述包覆体还至少设置在所述轮辋的外侧端面上。
其中,还包括轮毂,所述支撑主体沿长度方向向内延伸的一端与所述轮毂相连接,或者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轮毂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包覆体向内延伸的一端与所述轮毂相连接。
其中,所述包覆体还至少设置在所述轮毂的外侧端面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轮辐的支撑主体上设置有铝制包覆体,防止锈蚀后的铁制或者其他金属材料支撑主体将被污染的、不整洁的外观裸露出来,而铝材料因其在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膜,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被腐蚀,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包裹有铝制包覆体的轮辐不但美观整洁、而且使用寿命得到延长。而且,铝材料延展性好、价格便宜,有利于定型、打磨,大幅度地降低了材料成本。包覆体的厚度控制在1mm至1.5mm既可以保证轮辐美观、又不会影响轮辐支撑主体的稳固性,材料成本也得到了合理配置。为保证车轮的机械强度,轮辋一般采用钢材料制成,包覆体也包裹轮辋、轮毂的外侧端面,对于提高车轮外观整体美感有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轮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包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车轮结构示意图。
1轮毂、2轮辐、21支撑主体、3轮辋、4包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驹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驹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01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式增速空气泵
- 下一篇:一种台车的可折叠分层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