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双通道电机冷却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0740.1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2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邢子义;王升科;张会明;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1M8/04111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李增发 |
地址: | 26530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双通道 电机 冷却 壳体 | ||
一种一体双通道电机冷却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水冷管道和油冷管道,所述水冷管道和油冷管道交替分布;所述水冷管道和油冷管道均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相邻,水冷管道进口和水冷管道出口设于所述壳体外侧,油冷管道进口和油冷管道出口设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水冷管道和油冷管道均由绕壳体分布的首尾交替连通的循环管道组成,所述管道连通处均设有封堵,且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接的两个管体之间不相连。所述电机壳为一体壳体结构更加稳定不易破坏变形。将润滑油引入壳体内的润滑油循环通道循环,水冷系统内的冷却水可以在其内部循环为润滑油和电机冷却降温,将降温装置引入电机壳体内,结构紧凑,省去了管路的布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双通道电机冷却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环保压力日益增大。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无碳”能源,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应用更加广泛。
汽车使用氢燃料电池,利用氢和氧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直接驱动汽车,此过程唯一生成物为水,因此燃料电机汽车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真正达到排放零污染。
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不涉及燃烧,无机械损耗,比蒸汽机、内燃机等能量转换效率高的多。丰田等汽车公司实验得到结论,汽油车效率从油箱到车轮为16%,而氢燃料电池为60%,效率提高近四倍。
燃料电池系统原理是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产生电能,氢气可以从氢瓶直接供给电堆阳极,且可以调节压力,而氧气则需要空压机把空气输送到电堆的阴极,为平衡阴极和阳极两侧压力,提高电堆反应效率,需要空压机对空气进行增压,离心式压气机在这方面优势非常明显,离心式压气机是通过叶轮旋转对气体工质做功从而增加工质动能。通过提高转速可以减小离心空压机泵体积、重量。市面上的增速式离心空压机增速器因其转速很高,需要设计油泵强制润滑,而增速器运作时产生大量的热,润滑油需要循环冷却,现在市面上是用软管引出泵体外,经散热器冷却后再回到泵体。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需外加风扇散热,增加了系统布局难度。如何在提高润滑油散热的前提下精简散热装置的结构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双通道电机冷却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水冷管道和油冷管道,所述水冷管道和油冷管道交替分布;所述水冷管道和油冷管道均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相邻,水冷管道进口和水冷管道出口设于所述壳体外侧,油冷管道进口和油冷管道出口设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水冷管道和油冷管道均由绕壳体分布的首尾交替连通的循环管道组成,所述管道连通处均设有封堵,且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接的两个管体之间不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管道和油冷管道均为壳体内部直接挤压形成,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进口和出口均相邻。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两端设有多个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所述电机壳为一体壳体结构更加稳定不易破坏变形。
(2)将润滑油引入壳体内的润滑油循环通道循环,利用同样设于电机壳体内的电机的水冷系统进行降温,水冷系统内的冷却水可以在其内部循环为润滑油和电机冷却降温,润滑油也可以在壳内循环把热量散发出去。将降温装置引入电机壳体内,结构紧凑,省去了管路的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冷管道横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冷管道横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壳体纵向剖视图。
图纸标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0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设备的多路触发唤醒电路
- 下一篇:视场可切换的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