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力颈椎牵引治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0905.5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4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义静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H1/00;A61F5/0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力 颈椎 牵引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椎康复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弹力颈椎牵引治疗器,其能缓解颈椎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而且不用打针吃药,不做手术,在家锻炼就能达到治疗目的;包括颈托套、两组调节扣、两组弹力带、两组连接扣和提拉件,颈托套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环,两组调节扣分别通过两组连接环与颈托套连接,两组弹力带开口端分别穿过并固定在两组调节扣上,并通过两组连接环进行加固,提拉件设置有两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椎康复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弹力颈椎牵引治疗器。
背景技术
目前深受颈椎病困扰的人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而目前治疗颈椎病的几种方法中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大,长期用药对胃肠肝肾功能均有损伤;物理治疗需长期坚持才有效果,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及严重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颈托治疗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根除疾病;微创治疗风险相对开放手术要大;开放性手术对颈椎后路筋肉软组织损伤较大,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出现术后颈椎轴性(即机械性的颈肩背部疼痛,活动后加重,尤其在寒冷和潮湿的环境下,疼痛明显加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缓解颈椎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而且不用打针吃药,不做手术,在家锻炼就能达到治疗目的的弹力颈椎牵引治疗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弹力颈椎牵引治疗器,包括颈托套、两组调节扣、两组弹力带、两组连接扣和提拉件,所述颈托套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环,两组调节扣分别通过两组连接环与颈托套连接,所述两组弹力带开口端分别穿过并固定在两组调节扣上,并通过两组连接环进行加固,所述提拉件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颈托套包括皮套和两组海绵块,所述皮套设有两组填充腔,两组海绵块分别填充在两组填充腔内,且位于下侧的海绵块体积大于位于上侧海绵块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提拉件包括尼龙带和把手,所述把手穿套在尼龙带上,并在把手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调节扣为金属材质,且调节扣中部设置有防滑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力带和连接扣均选用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为尼龙材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弹力颈椎牵引治疗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弹力带和提拉件套在位于高处的横杆上,之后将患者头部穿过颈托套,并使患者下巴跟后脑分别顶在颈托套内部前后两侧,使颈托套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固定好后使患者双手拉住提拉件并带动上半身进行上下移动,由于颈托套是固定的,因此患者上下移动时会对位于颈托套内的头部及颈椎进行抻拉,使颈椎进行牵引治疗,并在牵引过程中模拟人工牵引,缓解颈椎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而且不用打针吃药,不做手术,在家锻炼就能达到治疗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颈托套与弹力带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提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颈托套与调节扣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颈托套;2、调节扣;3、弹力带;4、连接扣;5、提拉件;6、连接环;7、皮套;8、海绵块;9、尼龙带;10、把手;11、防滑纹结构;12、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义静,未经王义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0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自紧管道夹结构
- 下一篇:一种酱油发酵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