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的超净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1942.8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9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苏荣荣;刘国锋;刘晓敏;李转丽;邓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0;B01D46/04;B01D46/02;B01D46/00;B01D53/83;B01D53/64;B01D53/70;B01D5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李璐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烟气 脱硫 处理 排放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的超净排放系统,包括:降温装置、CFB脱硫反应器、除尘装置、喷氨系统和脱硝反应装置;降温后的锅炉烟气进入所述CFB脱硫反应器,进行脱硫处理;所述除尘装置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CFB脱硫反应器的出口连接,除尘后得到除尘后气体;所述喷氨系统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除尘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喷氨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脱硝反应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除尘后气体与所述喷氨系统喷洒的氨气共同进入所述脱硝反应装置,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脱硝处理。本实用新型将CFB脱硫和活性炭脱硝相结合,可有效去除锅炉烟气污染物,且无“白烟”和废水产生;烟气反应温度低,降低了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的超净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保要求烟气实现超低排放,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工作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环保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
煤气锅炉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气中含有硫化物、氮氧化物及粉尘,这些都是国家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
为了使锅炉烟气排放满足日益严峻的环保要求,脱硫脱硝工艺得到应用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脱硫脱硝副产物,在脱除污染物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污染物。
CFB(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与活性焦脱硝的结合解决了副产物的窘境,可以做到资源的可回收利用,为烟气脱硫脱硝实现超低排放提供可靠的工艺方案。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的超净排放系统,以至少解决目前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过程中产生副产物,污染物增多,处理难度大,无法做到超净排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的超净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净排放系统包括:降温装置、CFB脱硫反应器、除尘装置、喷氨系统和脱硝反应装置;
所述降温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CFB脱硫反应器连接,锅炉烟气经过所述降温装置后得到降温锅炉烟气,所述降温锅炉烟气进入所述CFB脱硫反应器,进行脱硫处理;
所述除尘装置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CFB脱硫反应器的出口连接,所述除尘装置用于对脱硫反应后的烟气进行除尘净化,得到除尘后气体;
所述喷氨系统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除尘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喷氨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脱硝反应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除尘后气体进入所述喷氨系统,与所述喷氨系统喷洒的氨气共同进入所述脱硝反应装置,在所述脱硝反应装置内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脱硝处理,进一步净化烟气。
在如上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的超净排放系统,优选,所述脱硝反应装置为活性炭脱硝反应器,所述活性炭均匀分布于所述脱硝反应器的内部;所述除尘装置为布袋除尘器。
在如上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的超净排放系统,优选,所述除尘装置与所述喷氨系统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热解析系统,所述热解析系统用于对所述除尘后气体进行加热,以便提高脱硝后的催化剂的活性。
在如上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的超净排放系统,优选,所述除尘装置底部设置循环斜槽,所述循环斜槽呈倾斜设置,所述除尘装置底部的灰斗通过输灰支管连接至循环斜槽,所述循环斜槽的底端与CFB脱硫反应器连接,所述输灰支管上设置有电动流量控制阀,所述循环斜槽用于将除尘装置内部的固体产物输送至所述CFB脱硫反应器进一步参与反应;
所述灰斗有多个,所述电动流量控制阀也有多个,任一所述灰斗均通过输灰支管连接至所述循环斜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19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连接装置及其连接组件
- 下一篇:淀粉测定的前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