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组合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2516.6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6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靖海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澳蓝建材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6 | 分类号: | E04B2/76;E04B2/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组合 墙体 | ||
一种模块化组合墙体,主要由墙体模块、转角模块、插板元件和底盘构成,底盘固定在地面上。墙体模块由相对称的内墙模块和外墙模块构成;它们均由外侧的墙块主体和内侧的墙块衬里组成,墙块衬里设有插槽,插板元件的T形插头插槽中,将墙体模块固定组合成一体。转角模块包括外角模块和与其相对的内角模块;它与所述的墙体模块组成相同,也由插板元件配合插槽固定在墙体模块上。本实用新型可用工业流水线方式完成一栋建筑物所需要的全部构件,现场施工组配。其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安装快捷,省工省时,无废料产生,效率高。本墙体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寿命长,成本低及能耗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特别涉及一种由模块式结构连接,整体结构简易,组合方便,隔音、保暖性较好,并能快速构成高强度稳固性的组合墙体。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墙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钢筋、水泥、砖块堆砌而成,这种建筑墙体存在质量大、施工麻烦、工期长、成本高,施工时易造成污染周边环境等缺点;另外一种是由石膏板搭配金属骨架构成的轻型建筑墙体,这种建筑墙体存在强度低,稳定性差,防水性、隔音性、保温性均较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由模块式结构连接,整体结构简易,组合方便,隔音、保暖性较好,并能快速构成高强度稳固性的组合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块化组合墙体,主要由墙体模块、转角模块、插板元件和底盘构成,底盘固定在地面上,与墙体模块、转角模块相对应,墙体模块和转角模块坐落并固定在底盘上;
所述墙体模块由相对称的内墙模块和外墙模块构成;内墙模块和外墙模块均由外侧的墙块主体和内侧的墙块衬里组成,内墙模块和外墙模块的墙块衬里相向;每一墙块衬里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上下垂直的插槽,插槽为开口的通槽,内墙模块和外墙模块的墙块衬里上的插槽相对;所述插板元件将相对的内墙模块和外墙模块组装在一起;插板元件左右两端均为T形插头,T形插头与所述插槽的通槽相匹配,插板元件两端的T形插头分别插入在内墙模块和外墙模块上相对的墙块衬里的插槽中,将相邻的内墙模块、外墙模块,以及相对的内墙模块和外墙模块固定组合成一体;
所述转角模块包括外角模块和与其相对的内角模块;所述外角模块由互成夹角、结构相同的两个模块组成,每一模块均由外角模块主体和外角模块衬里构成,外角模块主体位于外角模块外侧,外角模块衬里位于外角模块内侧;所述内角模块由与外角模块夹角相同的两块模块构成,这两块模块结构相同,均由外侧的内角模块主体和内侧的内角模块衬里组成;内角模块的顶角与外角模块的顶角相对;每一外角模块衬里和内角模块衬里的左右两端均各设有上下垂直的插槽,插槽为开口的通槽,外角模块衬里和内角模块衬里上的插槽相对;所述插板元件两端的T形插头分别插入在外角模块和内角模块相对的插槽中,将外角模块和内角模块以及与它们各自其相邻的内墙模块、外墙模块固定组合成一体。
所述墙体模块的墙块衬里上设有上下垂直的通道即粘合剂腔,粘合剂腔的内部腔体置于墙块主体和墙块衬里之间,粘合剂腔中灌注有粘合剂,墙块主体和墙块衬里之间用粘合剂连接固定。
所述外角模块和内角模块的夹角为90度角。
所述外角模块和内角模块的夹角为135度角。
外角模块主体和外角模块衬里之间,以及内角模块主体和内角模块衬里之间用粘合剂连接固定,外角模块衬里和内角模块衬里上均设有上下垂直的通道即粘合剂腔,粘合剂腔的内部腔体置于外角模块主体和外角模块衬里以及内角模块主体和内角模块衬里之间,粘合剂腔中灌注有粘合剂。
在外角模块顶角两侧处的外角模块衬里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三角形插槽架,三角形插槽架上也设置有插槽,一个插板元件两端的T形插头分别插入在两个插槽中固定。
在所述外角模块衬里顶角端处还设有相互卡接在一起的卡接件,将外角模块两侧模块更牢靠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澳蓝建材加工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澳蓝建材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2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异高承载力方桩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功率LED散热基板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