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2976.9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7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管延霞;王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延霞 |
主分类号: | B65G21/12 | 分类号: | B65G21/12;B65G21/1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冉君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堂 垃圾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余垃圾处理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输送机构的输送高度进行灵活调节,因此降低了其与其它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恰好匹配的难度,因而提高了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包括输送机构和支架,输送机构安装在支架的顶部;还包括动力电机、动力螺纹杆、动力板和固定板,支架设置有底座、两组左支持杆和两组右支持杆,动力电机安装在底座的顶端中部,动力螺纹杆的右端与动力电机的输出端同心连接,固定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左侧连接,动力螺纹杆的左端与固定板轴承连接,动力板的右端底部区域中部贯穿设置有动力螺纹孔,动力螺纹孔与动力螺纹杆螺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余垃圾处理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学校食堂由于用餐量较大,因此每天会产生较多的厨余垃圾,这些厨余垃圾会被运送至指定部门进行科学处理,其中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是一种在对厨余垃圾处理的过程中,用于对厨余垃圾进行输送的装置,其在厨余垃圾处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支架,输送机构安装在支架的顶部;现有的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使用时,首先将输送机构通过支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工作人员则可以将厨余垃圾放入至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使得输送机构对厨余垃圾进行输送即可;现有的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使用中发现,输送机构的输送高度不可调,因此增大了其与其它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恰好匹配的难度,因而降低了现有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使用灵活性,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输送机构的输送高度进行灵活调节,因此降低了其与其它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恰好匹配的难度,因而提高了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使用灵活性,从而增强实用性的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支架,输送机构安装在支架的顶部;还包括动力电机、动力螺纹杆、动力板和固定板,支架设置有底座、两组左支持杆和两组右支持杆,动力电机安装在底座的顶端中部,动力螺纹杆的右端与动力电机的输出端同心连接,固定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左侧连接,动力螺纹杆的左端与固定板轴承连接,动力板的右端底部区域中部贯穿设置有动力螺纹孔,动力螺纹孔与动力螺纹杆螺装,动力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滑动紧贴,两组左支持杆的顶端分别与输送机构的左部区域底端前侧和后侧铰接,两组右支持杆的顶端分别与输送机构的右部区域底端前侧和后侧铰接,两组右支持杆的底端分别与底座的顶端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两组左支持杆的底端分别与动力板的顶部区域前端和后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两组支撑杆、料斗、振动电机和两组缓冲弹簧,两组支撑杆的底端分别与底座的顶端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两组缓冲弹簧的底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杆的顶端连接,两组缓冲弹簧的顶端分别与料斗的前端和后端中部连接,振动电机安装在料斗的右端中部连接,料斗的顶端设置有料槽,料槽的底端贯穿设置有卸料管,卸料管位于输送机构的右部区域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四组调节螺纹杆、四组垫板和四组调节旋钮,底座的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贯穿设置有调节螺纹孔,四组调节螺纹孔分别与四组调节螺纹杆螺装,四组调节螺纹杆的底端分别与四组垫板的顶端连接,四组调节螺纹杆的顶端分别与四组调节旋钮的底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四组万向轮组件,四组万向轮组件分别安装在底座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两组推动把手,两组推动把手分别安装在底座的顶端中部前侧和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延霞,未经管延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29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种子培育存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境检测用光催化试验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