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3570.2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0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君天恒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余旭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光二极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它包括内壳体、固定外壳体、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led晶片,内壳体是由环氧树脂制成,内壳体包裹住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内端,led晶片设于第一引脚的内端,第二引脚的内端通过连接线与led晶片连接,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外端伸出内壳体,内壳体上设有定向发光头部,led晶片位于定向发光头部内,固定外壳体包裹住内壳体,固定外壳体对应定向发光头部设有发光让位孔,定向发光头部伸出发光让位孔。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焊接在电路板后,固定外壳体与电路板紧贴,固定外壳体与电路板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定向发光头部实现侧面发光,定向发光头部不受引脚形变而改变发光方向,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方向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世界诞生最早的LED产品为插件式发光二极管,随着行业的不断创新与改善,器件封装的技术工艺等要求已经非常成熟,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直插封装主要沿引脚出光,无法改变角度的方式应用于产品上,则会被贴片侧发光二极管所取代但目前贴片侧发光二极管在发光强度远不及插件发光二极管。目前侧面发光插件发光二极管是市面空缺产品,也是贴片侧发光发光二极管无法取代的。现有直插式发光二极管在支架中封装透光胶体形成,无其它部件支撑,应用中需插件发光二极管的透光胶体抵住到电路板PCB上才能实现固定焊接。现有插件发光二极管的技术方案存在两点不足:(一)现有插件发光二极管焊接在电路板上之后,折弯引脚,以实现固定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但是引脚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不固定。(二) 插件发光二极管在焊接过程中,透光胶体至直接接触高温的电路板,容易造成胶体软化变形,连接线断裂,使灯珠发生失效。
因此,现有的显示指示灯的结构需要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面发光、稳定性好的新型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包括内壳体、固定外壳体、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led晶片,所述内壳体是由环氧树脂制成,所述内壳体包裹住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内端,所述led晶片设于第一引脚的内端,所述第二引脚的内端通过连接线与led晶片连接,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外端伸出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上设有定向发光头部,所述led晶片位于定向发光头部内,固定外壳体包裹住内壳体,所述固定外壳体对应定向发光头部设有发光让位孔,所述定向发光头部伸出发光让位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固定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电路板上的定位凸起配合,实现固定外壳体和定向发光头部定向侧发光。
所述发光让位孔设于固定外壳体的侧壁上。
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外端向下伸出固定外壳体的底部。
所述固定外壳体是由耐高温的环氧树脂制成。
所述定向发光头部呈半球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焊接在电路板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外壳体与电路板紧贴,固定外壳体与电路板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定向发光头部实现侧面发光,定向发光头部不受引脚形变而改变发光方向,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方向稳定,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在焊接在电路板上的过程中,固定外壳体隔开了高温的电路板和内壳体,因此固定外壳体可以保护内壳体,避免内壳体软化变形、连接线被拉断,避免led晶片高温失效,提升灯珠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应用产品的生产良率。
(二)本实用新型以低成本、高亮度插件LED取代高成本、低亮度贴片侧发光LED产品,实现插件LED可侧面发光的突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君天恒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君天恒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3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散热性的贴片整流桥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