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机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3793.9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0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江兆淦;胡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联恒久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厦门荔信航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7 | 代理人: | 马小玲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助力 转向 系统 电机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外壳,该电机头部通过螺栓固定在传动机构外壳的电机座上,其特征在于,电机尾部通过缓冲连接件连接传动机构外壳,该缓冲连接件包括抱箍、螺纹套、连接环和弹簧,抱箍包括一对一端相互铰接的半环,该半环另一端延伸形成螺纹耳,该螺纹耳闭合时形成螺纹柱,螺纹套与该螺纹柱螺纹连接,螺纹套远离螺纹柱一端设有开口,连接环包括一设置在螺纹套内的限位片、与限位片连接且从开口中穿出的中柱以及连接在中柱末端的连接环主体。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整体结构合理稳定,安装使用方便,适用性强,能够很好的满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对电机的安装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动助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机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EPS为英文Electric Power Steering的缩写,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该系统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
现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机通常在头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传动机构外壳上,由于是非对称安装,电机自重及汽车行驶过程中带来的晃动会导致传动机构外壳受力不均匀,进而导致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整体稳定性的问题,影响正常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机安装结构,以至少解决现有电机安装结构导致传动机构外壳受力不均,结构不够稳定的问题,具有安装方便、可靠性强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外壳,该电机头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传动机构外壳的电机座上,所述电机尾部通过缓冲连接件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外壳,该缓冲连接件包括抱箍、螺纹套、连接环和弹簧,所述抱箍包括一对一端相互铰接的半环,该半环另一端延伸形成螺纹耳,该螺纹耳闭合时形成螺纹柱,所述螺纹套与该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远离螺纹柱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连接环包括一设置在螺纹套内的限位片、与限位片连接且从所述开口中穿出的中柱以及连接在中柱末端的连接环主体,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连接环主体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外壳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外壳上设有一连接耳,该连接耳上设有与所述弹簧连接的挂孔。
如此设置,方便弹簧另一端固定在传动机构外壳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电机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抱箍适配的限位槽,所述抱箍卡接在所述限位槽上。
如此设置,抱箍与电机尾部连接时可通过限位槽限位固定,避免使用中抱箍和电机发生滑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螺纹套外壁上设有防滑纹。
如此设置,方便通过防滑纹拧动螺纹套进行安装。
进一步设置,所述中柱上设有径向设置的连接孔,所述连接环主体穿设在该连接孔内。
如此设置,连接环与中柱连接时只需将中柱旋入连接环内并通过双螺母结构锁定即可。
进一步设置,所述抱箍为铝合金件。
如此设置,保证抱箍强度的同时,降低抱箍自重。
进一步设置,所述电机座与电机的连接处设有阶梯结构。
如此设置,电机可以通过阶梯结构进行辅助限位和固定,提升连接的牢固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机安装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联恒久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联恒久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3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性食品检测用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壳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