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暴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5454.4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6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雷银富;陈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后路 微创置钉 暴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暴露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手柄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套,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设有限位板,所述套筒的前侧外壁设有固定栓,所述连杆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钩体,所述钩体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连杆的内部开设有螺栓孔。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使得钩体的位置得到改变,便于对其进行操作,这样可以提高该装置的灵活性,方便将连杆和钩体的从套筒的内部拆卸下来,这样便于对其进行清洗消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暴露装置。
背景技术
椎弓根螺钉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已经广泛应用于脊柱退行性变、椎体滑脱、椎管狭窄、椎体骨折、畸形、骨转移瘤、脊柱失稳等疾患的手术治疗。
现有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暴露装置存在着不足之处,它不能将钩体的长度距离改变,灵活性不强,并且还不方便将钩体拆卸下来,不方便对其进行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暴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暴露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手柄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套,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设有限位板,所述套筒的前侧外壁设有固定栓,所述连杆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钩体,所述钩体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连杆的内部开设有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防滑套采用的是橡胶材质,所述防滑套的外壁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固定栓与螺栓孔的直径相互匹配,所述固定栓与螺栓孔之间进行螺纹套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连杆之间相互插接,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栓,所述挡板通过定位栓与连杆之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套筒和固定栓,使得钩体的位置得到改变,这样可以提高该装置的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凹槽、定位块、挡板和定位栓,方便将连杆和钩体的从套筒的内部拆卸下来,便于对其进行清洗消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使得钩体的位置得到改变,这样可以提高该装置的灵活性,方便将连杆和钩体的从套筒的内部拆卸下来,便于对其进行清洗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暴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暴露装置的套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暴露装置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套筒;3、防滑套;4、连杆;5、限位板;6、固定栓;7、矩形槽;8、钩体;9、弧形槽;10、螺栓孔;11、防滑纹;12、凹槽;13、定位块;14、挡板;15、定位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5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塑RFID塑料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洗涤剂定量挤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