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小直径圆柱体构件端部的毛边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5488.3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4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柳俊俊;柴雪斐;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B24B41/04;B24B9/0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王益西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施工 直径 圆柱体 构件 毛边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小直径圆柱体构件端部的毛边打磨装置,包括圆环铁罩和手持电动钻,所述圆环铁罩上焊接有三根等角度排布的光圆钢筋,光圆钢筋的另一端焊接在连接件上;连接件的另一端与钻杆固定焊接;钻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手持电动钻的钻孔内,钻杆通过连接件与光圆钢筋、圆环铁罩连接为一体。整个打磨装置由圆环铁罩、光圆钢筋、连接件、钻杆组成,其取材、拼装简单,打磨工效、质量高,不会对被打磨材料端部造成变形等损伤,其次打磨主体为圆锥体结构,可实现对不同材质及不同小直径规格的圆柱体构件端部毛边进行打磨,适用范围广泛,且可重复利用率高,使用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柱体构件端部毛边打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小直径圆柱体构件端部的毛边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现场施工环境复杂,经常遇见进入施工现场的小直径圆柱体材料因下料需要切割等问题;如螺杆、钢筋、水管、钢管等材料。传统的切割会导致上述材料在端部形成毛边(刺),以致需要重新对端部进行打磨去除毛边(刺),而对小直径圆柱体材料端部毛边(刺)打磨通常采用砂轮锯或砂纸进行打磨,以上采用砂轮锯打磨极易对圆柱体材料端部造成损伤致使圆柱体端部形状变形,砂纸打磨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打磨,工效低,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小直径圆柱体构件端部的毛边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小直径圆柱体材料端部打磨形状变形、功效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小直径圆柱体构件端部的毛边打磨装置,包括圆环铁罩和手持电动钻,所述圆环铁罩上焊接有三根等角度排布的光圆钢筋;所述光圆钢筋的另一端焊接在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钻杆固定焊接;所述钻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手持电动钻的钻孔内;所述钻杆通过连接件与光圆钢筋、圆环铁罩连接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与光圆钢筋、圆环铁罩之间焊接成圆锥状结构,圆锥结构内插入待打磨圆柱体构件。
优选的,所述待打磨圆柱体构件从圆环铁罩的一端插入,并与三根等角度排布的光圆钢筋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一种圆柱状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用于建筑施工小直径圆柱体构件端部的毛边打磨装置,由圆环铁罩、光圆钢筋、连接件、钻杆组成,其取材、拼装简单,打磨工效、质量高,不会对被打磨材料端部造成变形等损伤。
2、本用于建筑施工小直径圆柱体构件端部的毛边打磨装置,为圆锥体结构,可实现对不同材质及不同小直径规格的圆柱体构件端部毛边进行打磨,适用范围广泛,且可重复利用率高,使用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中:1、圆环铁罩;2、光圆钢筋;3、手持电动钻;4、连接件;5、钻杆;6、待打磨圆柱体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54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于垃圾池发酵的装置
- 下一篇:组合球形水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