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心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8488.9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6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勇;徐子彬;唐小宾;杨瑞莎;余铁静;杨玉山;佘梅卿;李娅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16;F04B53/10;F04B5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抽油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心抽油泵,能够解决现有抽油泵中下泵筒容易变形而导致的抽油泵可靠性差的问题。偏心抽油泵,包括:外管总成,包括偏心阀、上泵筒及下泵筒,上泵筒及下泵筒分别位于偏心阀阀体的上下两侧;柱塞总成,安装在外管总成中且能够在轴向上相对于外管总成移动,包括与上泵筒及下泵筒对应配合的上柱塞、下柱塞;外管总成还包括过桥管,过桥管的上端与偏心阀阀体连接,下端具有与泵下油管连接的连接结构;下泵筒位于过桥管的内腔中,下泵筒的外表面与过桥管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隔;下泵筒的上端与偏心阀阀体连接,下端自由延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心抽油泵。
背景技术
现阶段内,蒸汽吞吐是开发稠油油藏的常规方法,偏心抽油泵也是常用的井下工具,既能够举升井下原油,又能够将高温蒸汽通入井下稠油层以降低稠油粘度。而在稠油井热采注汽过程中,由于异常情况(如油井出砂严重)造成泵下油管遇阻,油管热伸长而无法释放时,所产生的巨大阻力将作用于泵及泵下尾管,造成强度最低的抽油泵小泵筒甚至一定数量油管的弯曲变形。注汽完成后,抽油泵内的下柱塞无法下入下泵筒,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
为解决下泵筒容易弯曲的问题,技术人员会对抽油泵进行改进,在抽油泵上增加防护装置来保护下泵筒。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299842U,授权公告日为2015.04.29的专利文件所公开的一种抽稠泵,该抽稠泵包括外套总成及安装在外套总成内的游动阀、固定阀、柱塞等。外套总成由上到下依次为上泵筒、偏心阀、过渡接头、接箍、保护外管及下接头。其中,抽稠泵的下泵筒及保护外管的上端均与作为转接件的接箍相连,下泵筒及保护外管的下端均与作为转接件的下接头连接,下泵筒位于保护外管内,保护外管具有比下泵筒直径和壁厚更大的特点,这样,当泵下油管因特殊原因遇阻使得热伸长无法释放时,由强度更高的保护外管及下泵筒共同承受油管的顶撑力,从而降低抽稠泵中最薄弱处即下泵筒弯曲变形的风险。
虽然该抽稠泵中设置了用于保护下泵筒的保护外管,但是由于下泵筒与保护外管的下端均是与下接头连接的,当泵下油管热伸长时,上顶的作用力会通过下接头传递到保护外管及下泵筒上,下泵筒仍会受到上顶力的作用进而仍会弯曲、变形。另外,抽稠泵中的过渡接头壁厚较薄,此处受到下泵筒及保护外管传递来的上顶力时也会发生弯曲变形,而下柱塞中靠上的一部分与过渡接头内壁配合,当过度接头弯曲变形时会影响此处与抽稠泵中下柱塞的配合,导致行动受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心抽油泵,能够解决现有抽油泵中下泵筒容易变形而导致的抽油泵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偏心抽油泵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偏心抽油泵,包括:
外管总成,包括偏心阀、上泵筒及下泵筒,上泵筒及下泵筒分别位于偏心阀阀体的上下两侧;
柱塞总成,安装在外管总成中且能够在轴向上相对于外管总成移动,包括与上泵筒及下泵筒对应配合的上柱塞、下柱塞;
外管总成还包括过桥管,过桥管的上端与偏心阀阀体连接,下端具有与泵下油管连接的连接结构;
下泵筒位于过桥管的内腔中,下泵筒的外表面与过桥管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隔;下泵筒的上端与偏心阀阀体连接,下端自由延伸。
其有益效果在于:下泵筒及过桥管均与偏心阀的阀体连接,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下泵筒及过桥管在连接关系上相对独立,而下泵筒位于过桥管内,过桥管能够对下泵筒进行保护,过桥管依靠其上的连接结构与泵下油管连接,下泵筒的下端自由延伸而未连接其他结构,泵下油管热伸长时会将上顶力仅作用在过桥管上,避免现有抽油泵中上顶力同时作用在过桥管及下泵筒上的情况,消除了下泵筒因油管受热伸长而可能受到的上顶力,避免下泵筒变形,保证下泵筒与下柱塞稳定配合,降低了发生下泵筒弯曲而导致柱塞卡滞的可能性,提高了偏心抽油泵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84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