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髋臼杯以及人工髋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1169.3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6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郭谦;聂永嘉;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仪邦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34 | 分类号: | A61F2/34;A61F2/32;A61F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立红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髋臼杯 以及 人工 髋关节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髋臼杯以及人工髋关节,该髋臼杯包括杯体以及分布在所述杯体上的多个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贯穿所述杯体,所述贯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骨传导材料层;所述贯通孔用于在所述髋臼杯植入人体后引导流体穿过所述杯体流通。该髋臼杯可提高植入后与人体的结合强度以及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髋臼杯以及人工髋关节。
背景技术
对于骨无菌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良性和恶性骨肿瘤等病症可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诊治。只要有关节坏死,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而且通过其他各种非手术治疗都不能得到缓解的疾病,一般都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中,髋臼杯是人工髋关节中的重要部位。
但现有的常规髋臼杯表面的处理方法只能起到表面结合的效果,不能达到很好的生物固定效果,也没有初期及长期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髋臼杯,该髋臼杯可提高植入后与人体的结合强度以及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髋臼杯,该髋臼杯包括杯体以及分布在所述杯体上的多个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贯穿所述杯体,所述贯通孔用以在所述髋臼杯植入人体后引导流体贯穿所述杯体以使所述流体在所述杯体的内部流通;所述贯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骨传导材料层。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杯体上设置有贯通孔,当髋臼杯植入人体后,贯通孔可引导流体在髋臼杯内部流通,促使水分和营养物质在髋臼杯内部传输,促进骨组织向髋臼杯内生长形成生物固定,达到髋臼杯与宿主骨组织融合的功能,诱导骨组织的早期形成,提高了假体植入后早期负载能力,增强髋臼杯与宿主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稳定性与结合强度。贯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骨传导材料层,骨传导材料可进一步促进骨组织在杯体内的生长与附着,保证髋臼杯植入后初期以及中长期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贯通孔之间相互连通。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多个贯通孔之间相互连通,可以促使水分以及营养物质通过贯通孔以及贯通孔之间的通道在杯体的内部自由流通,引导宿主骨组织渗透长入杯体内部,形成宿主骨组织与髋臼杯相互融合的机制,进而提高髋臼杯植入后在宿主体内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贯通孔的孔径大小为350-650μm。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贯通孔的孔径设置在350-650μm的范围内,一方面可保证水分与营养物质的正常流通,另一方面,还可保证髋臼杯杯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杯体上的所述贯通孔的孔隙率86~90%。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贯通孔的孔隙率设置在86~90%的范围内,可使髋臼杯达到与被替换骨组织近似匹配的力学性能,从而减轻或消除应力屏蔽,进而提高髋臼杯与宿主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稳定性与结合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杯体的外层覆盖有类骨小梁层。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杯体的外层采用类骨小梁层,类骨小梁层的设置可促进髋臼杯植入后与宿主骨组织更好地结合,提高结合强度与植入初期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类骨小梁层的表面粗糙度为3-5μm。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骨小梁层的表面粗糙度设置在3-5μm的范围内,可使得髋臼杯在植入后能够与宿主骨组织更好地磨合,能够缩短结合适应周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类骨小梁层由钛粉经3D打印形成。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钛与人体接触无致敏、致癌、致畸变现象,可与骨组织、上皮、结缔组织很好地结合,是生物相容性最好的金属材料,因此采用钛粉经3D打印形成的类骨小梁层能够很好地与宿主骨组织结合,提高髋臼杯植入后的稳定性与结合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仪邦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仪邦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11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