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1626.9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1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正;廉孟;张志灿;周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祥和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安阳金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0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4563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助行器 | ||
一种智能助行器,包括横梁以及设置于横梁两端的U型支架,所述的U型支架为两支,分别设置于横梁两端,每支U型支架包扶手和设置于扶手前后两端的支腿,支腿包括电机盒、外支管、内支管,在所述电机盒内设置电机,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杆连接,外支管与内支管嵌套设置,在内支管顶端设置螺母,内支管顶端与螺母固定连接,螺杆可与螺母螺纹连接并穿设在内支干管腔内,在每支外支管的底部设置管箍,在管箍外侧设置距离传感器,横梁上设置控制模块,在两支前侧的外支管之间座板支架,在座板支架上设置座板。本方案实现了自动调节助行器高度,使得助行器保持水平,使用者上下台阶更安全轻松,本方案设置可折叠坐板方便使用者随时休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助行器,属于康复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助行器是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帮助行走的器具。普通助行器在使用时需要手动调节助行器高度来适应使用者身高、习惯等需求;普通助行器上下台阶时不够方便,容易发生危险;使用助行器人群通常下肢力量较差,步行一段距离常有同步力量不足的感觉,需要坐下,短暂休息恢复体力,普通助行器没有座板,无法提供该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智能助行器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目前智能助行器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助行器,包括横梁以及设置于横梁两端的U型支架,所述的U型支架为两支,分别设置于横梁两端,每支U型支架包扶手和设置于扶手前后两端的支腿,横梁水平设置,横梁两端分别与两支U型支架的前侧支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支腿包括电机盒、外支管、内支管,在所述电机盒内设置电机,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杆连接,所述外支管与内支管嵌套设置,在内支管顶端设置螺母,内支管顶端与螺母固定连接,螺杆可与螺母螺纹连接并穿设在内支干管腔内,在螺母外侧对称设置两导向块,在外支管内壁设置滑槽,滑槽的位置、尺寸与导向块相适应,随着螺杆旋转,螺母连同导向块可在导向滑槽内上下滑动,在每支外支管的底部设置管箍,在管箍外侧设置距离传感器,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控制模块,在两支前侧的外支管之间座板支架,在座板支架上设置座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支管下端设置橡胶脚垫。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上设置把套。
进一步的座板通过扭簧铰链或弹簧铰链与座板支架连接,座板向下扳动90度后与坐板支架通过卡扣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方案实现了自动调节助行器高度,同时能够根据测距传感器测量的台阶高度调节各支腿高度,使得助行器保持水平,并使助行器的高度适合使用者身高,使用者上下台阶更安全轻松,本方案设置可折叠坐板方便使用者随时休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腿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1:横梁;2:控制模块;3:扶手;4:外支管;5:距离传感器;6:内支管;7:电机盒;8:座板支架;9:管箍;10:座板;11:橡胶脚垫;12:把套;13:电机;14:联轴器;15:螺杆;16:螺母;17:导向块;18: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祥和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省祥和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16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口型陶瓷碗
- 下一篇:一种气阀及包括其的输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