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下式发光的LED筒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2872.6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9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苗;白运辉;张利丰;沈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谐明芯(义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0;F21V19/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胡珣燕 |
地址: | 3220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下式 发光 led 筒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下式发光的LED筒灯,包括灯壳、面圈、透光面罩、光源板和扩散板,面圈环绕设置在灯壳的上部侧边缘,透光面罩设置在灯壳上,扩散板设置在透光面罩与灯壳之间,光源板设置在扩散板与灯壳之间,特点是灯壳的内壁上自上而下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扩散板的安装台阶。优点是在灯壳的内壁上自上而下设置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扩散板的安装台阶,扩散板安装在不同位置的安装台阶上,那么光源板的安装位置就可以根据扩散板的安装位置进行适应性调节,确保两者具有固定安装距离的基础上,实现整灯安装结构的可变,结构简单,使得整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筒灯,尤其是涉及一种直下式发光的LED筒灯。
背景技术
LED筒灯是应用新型LED照明光源在传统筒灯基础上改良开发的产品,与传统筒灯相比,LED筒灯具有节能、低碳、长寿、显色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且LED筒灯的设计更加的美观轻巧,其安装不占据室内空间,安装时能达到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与完美,不破坏灯具的设置,光源隐藏建筑装饰内部,不外露,无眩光,给人的视觉效果柔和、均匀。目前常见的LED筒灯通常分为侧发光式LED筒灯和直下式发光的LED筒灯两种。常规的直下式发光的LED筒灯通常包括灯壳、面圈、透光面罩、灯板和扩散板等,基于常规的直下式发光的LED筒灯,要达到均匀出光的效果,对灯板与扩散板之间的距离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为固定的12-14mm,一旦两者的距离改变,容易出现光斑,且不均匀的发光效果是肉眼可见的,这样就导致直下式发光的LED筒灯的结构可塑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塑性较好的直下式发光的LED筒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直下式发光的LED筒灯,包括灯壳、面圈、透光面罩、光源板和扩散板,所述的面圈环绕设置在所述的灯壳的上部侧边缘,所述的透光面罩设置在所述的灯壳上,所述的扩散板设置在所述的透光面罩与所述的灯壳之间,所述的光源板设置在所述的扩散板与所述的灯壳之间,所述的灯壳的内壁上自上而下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所述的扩散板的安装台阶。
所述的灯壳包括上下贯通的筒体,所述的筒体的底部封盖设置有底板,所述的筒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的上筒体为开口自上而下渐小的圆台状筒体,所述的面圈环绕设置在所述的上筒体的上部侧边缘,所述的下筒体的上部外边缘设置有一水平的第一环形搁置壁,所述的上筒体的下部与所述的第一环形搁置壁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环形搁置壁的上端面与所述的上筒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的扩散板的所述的安装台阶,所述的上筒体的内壁上凸起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环形搁置壁相平行的第二环形搁置壁,所述的第二环形搁置壁间隔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环形搁置壁的上方,所述的第二环形搁置壁的上端面与所述的上筒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的扩散板的所述的安装台阶。上述灯壳结构简单,通过第一环形搁置壁和第二环形搁置壁与上筒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2个用于安装扩散板的安装台阶,当扩散板安装在任意一个安装台阶上时,可根据扩散板的安装位置,对光源板的安装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实现整体安装结构的可变;其中第一环形搁置壁与上筒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的安装台阶为传统结构筒灯的扩散板安装位置,当扩散板安装在此安装台阶上时,可在第二环形搁置壁与上筒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的安装台阶上安装防眩光UGR板,从而起到防眩光的作用。
所述的上筒体的内壁上凸起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环形搁置壁相平行的第三环形搁置壁,所述的第三环形搁置壁间隔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环形搁置壁的上方,所述的第三环形搁置壁的上端面与所述的上筒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的扩散板的所述的安装台阶。通过第三环形搁置壁与上筒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又一用于安装扩散板的安装台阶,当扩散板安装在任意一个安装台阶上时,可根据扩散板的安装位置,对光源板的安装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实现整体安装结构的可变;当扩散板安装在位于下方的2个安装台阶的其中一个后,可在第三环形搁置壁与上筒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的安装台阶上安装防眩光UGR板,从而起到防眩光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谐明芯(义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和谐明芯(义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2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便的合成树脂防烫手咖啡杯
- 下一篇:一种提高锻件加工效率的淬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