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宽带载波与蓝牙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3749.6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6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崔健;汲广群;董海涛;李宗正;胡小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郝雅娟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宽带 载波 蓝牙 通信 用电 信息 采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宽带载波与蓝牙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主站,集中器和多个表箱,表箱内设置有多个电表模块、多个第一蓝牙模块和一个中继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中继模块通过插接件的方式分别连接一个电表模块,中继模块包括宽带载波模块和与宽带载波模块通过SPI接口连接的第二蓝牙模块;表箱内的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之间构成蓝牙5.0 Mesh网络,第一蓝牙模块用于通过蓝牙5.0 Mesh网络将各个电表模块的用电信息发送至中继模块;第二蓝牙模块用于通过蓝牙5.0 Mesh网络获取与第一蓝牙模块连接的各个电表模块的用电信息,并通过宽带载波模块发送至集中器和主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以及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宽带载波与蓝牙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电网推进坚强智能电网战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智能电网中的重要一环,要实现电力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电力线载波(PLC,即Power LineCarrier),是一种通过电力线来传输语音或数据的通信方式,这种通信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额外架设网络,只需要现有的电力线,就可以将信号通过载波方式进行高速传输。
当前各地区逐渐推广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HPLC通信技术),以电力线为传输介质,利用宽带载波通信技术,将用电信息进行采集上传。该技术采用OFDM调制,频段范围2~12MHz,支持自动子载波调整,避开干扰源,采用路由算法,高速率传输数据。相较于之前的窄带抄表方案、微功率无线方案,技术方案有了显著提升。实践过程中,各省市现场试点应用以及采集数据效果,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可有效的满足智能电网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建居民楼的电表由之前的分散化安装演变为集中化安装,封闭在一个密闭的电表箱里面,表箱大小长宽在几米范围内,表箱里电表数量从几十只到上百只不等。宽带载波通信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通信速率高的特点,而在电表集中化安装的场景下,宽带载波通信技术显得不够经济,如图1所示,为采用宽带载波通信技术的用电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此外,由于蓝牙5.0技术的通用性,目前所有智能机都支持蓝牙通信功能,以下为蓝牙5.0通信技术与其他短距离通信技术的对比表格。
表1各种短距离通信的对比
综上所述,采用HPLC通信技术的模块,虽然性能优异,但是存在成本高、功耗高的缺点。成本过高导致推广速度慢,功耗高不利于能源节约,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改进以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适应电力领域的实际需求,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宽带载波与蓝牙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宽带载波与蓝牙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主站,集中器和多个表箱,所述表箱内设置有多个电表模块,所述表箱内还设置有多个第一蓝牙模块和一个中继模块;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和所述中继模块通过插接件的方式分别连接一个电表模块,所述中继模块包括宽带载波模块和与所述宽带载波模块通过SPI接口连接的第二蓝牙模块;表箱内的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通过蓝牙无线通信连接,所述宽带载波模块与集中器通过宽带载波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包括接口电路、电源电路、蓝牙通信模块和天线,所述蓝牙通信模块通过所述接口电路与电表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从电表模块取电,将12V直流电压转化为3.3V后给所述蓝牙通信模块供电;所述蓝牙通信模块通过所述天线将蓝牙信号发射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3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