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术后伤口压迫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4184.3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6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汤丽;梁潘攀;汤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丽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时理想 |
地址: | 2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术后 伤口 压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术后伤口压迫器,包括压迫袋,所述压迫袋外包覆有柔性包袋,所述柔性包袋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方便压迫袋从柔性包袋上取出,所述柔性包袋上设置有第一捆扎带及第二捆扎带,所述第一捆扎带绕设在患者的一侧手臂位置,所述第二捆扎带绕设在患者的腰腹部位置,该压迫器在实际使用时,将压迫袋放置在柔性包袋内,实现二者的可拆卸式装配,方便对柔性包袋进行清洁消毒,确保与患者贴合的一侧的清洁,通过第一捆扎带将柔性包袋的一侧固定在患者的一个手臂位置,第二捆扎带绕设在患者的腰腹部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实现对该压迫器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术后伤口压迫器。
背景技术
对于心脏手术患者,在实际临床手术中,在锁骨下方位置切5cm的切口,以进行心脏相关手术,上述手术完毕后,为促进术后伤口的恢复,临床操作时,一般在患者的胸腔位置压设盐袋或者沙袋,通过盐袋或者沙袋自由的重量实施对伤口的压迫,以促进术后伤口的恢复,现有技术中,用于实施对术后伤口的压迫只是简单的盐袋,上述盐袋通过各种纱带缠绕在患者手臂位置,在实际压迫操作时费时费力,并且盐袋表面极其容易滋生细菌,清洁困难,造成患者伤口的感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伤口压迫器,能够方便实施对伤口压迫的同时,方便对该压迫器进行清洁消毒。
本实用新型中的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术后伤口压迫器,包括压迫袋,所述压迫袋外包覆有柔性包袋,所述柔性包袋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方便压迫袋从柔性包袋上取出,所述柔性包袋上设置有第一捆扎带及第二捆扎带,所述第一捆扎带绕设在患者的一侧手臂位置,所述第二捆扎带绕设在患者的腰腹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柔性包袋上设置有透明覆膜,所述透明覆膜以方便观察压迫袋表面。
所述柔性包袋内设置有支架圈,所述透明覆膜显露在支架圈位置处;
所述压迫袋呈圈状结构,所述压迫袋设置在支架圈上。
所述支架圈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卡置压迫袋的卡槽。
所述柔性包袋的一侧设置有绷紧条带,所述支架圈与柔性包袋贴合的一侧面设置有条状开口,所述绷紧条带穿过条状开口且实施对支架圈与柔性包袋的固定。
所述开口位于柔性包袋的一侧设置,所述开口初设置有拉链。
所述开口位于柔性包袋的一侧设置,所述开口初设置有条片。
所述第一捆扎带位于柔性包袋的一侧设置有两条,两条第一捆扎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
所述第二捆扎带位于柔性包袋的一侧设置有一条,所述柔性包袋的一侧还设置有锁圈,所述第二捆扎带的中段位置设置有加宽柔性带,所述第二捆扎带一端穿过锁圈且通过魔术贴固定。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压迫器在实际使用时,将压迫袋放置在柔性包袋内,实现二者的可拆卸式装配,方便对柔性包袋进行清洁消毒,确保与患者贴合的一侧的清洁,通过第一捆扎带将柔性包袋的一侧固定在患者的一个手臂位置,第二捆扎带绕设在患者的腰腹部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实现对该压迫器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术后伤口压迫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术后伤口压迫器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术后伤口压迫器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术后伤口压迫器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术后伤口压迫器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丽,未经汤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41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多功能画框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染色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