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锅炉防结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5261.7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7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天宇;董俊涛;张文杰;董涛;王磊;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恒安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1/00 | 分类号: | F23K1/00;F23M5/00;C10L9/10;C10L9/12;C10L10/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胡璇 |
地址: | 466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锅炉 防结渣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物锅炉防结渣装置,包括:生物质燃料储罐、流化罐、混粉罐,生物质燃料储罐设置于流化罐顶面上,并与流化罐管路连通;混粉罐与流化罐管路连通后形成气流循环;流化罐内间隔设置多级导流板组件。通过设置与含粉罐相连接的流化罐,对进入流化罐中的生物质颗粒状燃料包覆脱氯剂粉体或石灰石材料粉体,流化罐与燃烧室料斗管路连接后,包覆粉体的燃料进入锅炉内燃烧,有效减少锅炉受热面的结渣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物锅炉防结渣装置,属于锅炉的高效蓄热式燃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质锅炉是指以植物残体为原料,替代煤等常规燃料产生热能的锅炉。此类锅炉的燃料为小麦秸秆、玉米结构、大麦秸秆等部分。在保证热转换效率的同时减少烟气的产生,保护环境。
植物秸秆在燃烧时,产生含有较多碱金属等矿物质成分的飞灰颗粒,在锅炉内烟气温度较高的区域内,这些飞灰颗粒遇热软化或成熔融状,并粘附于受热面上,日积月累形成覆盖层。
覆盖层为结渣,结渣粘附的区域均为烟气温度较高区域,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结渣层增厚后,会降低锅炉的热转化效率,还存在1、腐蚀受热面;2、降低进料速度;3、增加清灰次数;4、增大锅炉内通风阻力,浪费电能。结渣严重的时候甚至影响锅炉的生产安全。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人工定期手动清除结渣,但清渣操作受锅炉内部结构限制,局部难以清理,清理难度大,频繁停机清理,影响锅炉运转效率。而且由于结渣粘附力强,人工清理时通过敲打结渣块使其脱落,速度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生物锅炉防结渣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锅炉防结渣装置,包括:生物质燃料储罐、流化罐、混粉罐,生物质燃料储罐设置于流化罐顶面上,并与流化罐管路连通;
混粉罐与流化罐管路连通后形成气流循环;
流化罐内间隔设置多级导流板组件;
导流板组件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的一端与流化罐内壁相连接,另一端向流化罐中心线延伸,并与流化罐内壁成夹角,夹角范围为30~60°;
第二导流板的一端与流化罐内壁相连接,另一端向流化罐中心线延伸,并与流化罐内壁成夹角,夹角范围为30~60°。
优选地,第一导流板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一透气孔;
第一透气孔垂直第一导流板贯通第一导流板。
优选地,损失第二导流板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透气孔;第二透气孔垂直第一导流板贯通第二导流板。
优选地,混粉罐内沿纵向间隔设置第一粉仓、第二粉仓;第一粉仓的侧壁与混粉罐内壁相连接;
第二粉仓的侧壁与混粉罐内壁相连接。
优选地,第一粉仓的顶面和外侧壁上分别设置多个第一加粉孔;
第二粉仓的顶面和外侧壁上分别设置多个第二加粉孔。
优选地,混粉罐通过出气管与流化罐的顶面相连通;
混粉罐通过进气管与流化罐的底部相连通;
出气管上设置抽气泵;
进气管上设置鼓风机。
优选地,流化罐底部设置下料管,下料管上设置阀体。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恒安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恒安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5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限制全膜电容器元件膨胀的机构
- 下一篇:承重型线性导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