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的教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7096.9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7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志宏 |
主分类号: | G09B23/12 | 分类号: | G09B23/12;G09B2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李志鸿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热 空气 流产 生风 教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的教学装置,包括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内部设置有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教学机构;所述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机构包括加热壳体、电热管、装置顶盖、圆孔、固定杆、轴承、旋转杆和扇叶;所述装置箱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壳体,且加热壳体顶部为开放式结构,所述加热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热管;所述装置箱体顶部贴合有装置顶盖,所述装置顶盖顶部中间开设有圆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伸缩杆上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上的保护框板以及保护框板上的气垫层,不仅可以利用电动伸缩杆下移保护框板,使保护框板可以在顶部固定装配式建筑,而且采用气垫层,能够增加对装配式建筑保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的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科技在进步,人类的认知能力越来越强了,从开始发现风到现在的产生风,我们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可以使风产生了。然而这些方法不外乎一点,就是空气的对流,其原因也可以说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然而这次我们讨论的则是大自然的风是怎样形成的,为了研究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为此做了一个“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模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的教学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的教学装置,包括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内部设置有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教学机构;
所述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机构包括加热壳体、电热管、装置顶盖、圆孔、固定杆、轴承、旋转杆和扇叶;所述装置箱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壳体,且加热壳体顶部为开放式结构,所述加热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热管;
所述装置箱体顶部贴合有装置顶盖,所述装置顶盖顶部中间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扇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箱体内侧一圈均固定连接有铁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顶盖底部一圈均粘合有耐高温密封橡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箱体顶部为开放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热管右侧电性连接有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右侧穿过加热壳体和装置箱体电性连接有电源插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箱体和装置顶盖均为木质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箱体内的电热管和装置顶盖上的扇叶,利用电热管加热,热空气充满了整个装置后,上面有个通风口,而且装着一个测试风形成的风扇,里面的热空气通过洞口上升出去后,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空气流动,风扇会开始慢慢的转动,从而进行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的教学,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的教学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箱体内的铁皮,使产生的热量先使铁皮里面的空气温度平均,然后会传到铁皮和木盒之间的空隙里,这样,整个装置里的空气都是热的了,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的教学装置。
3.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顶盖上的耐高温橡胶密封圈,可以使装置顶盖与装置箱体之间贴合处密封,避免了热气泄漏,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冷热空气的对流产生风的教学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志宏,未经沈志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70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坯芯片剥离夹具及生坯芯片剥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手操作式钢丝绳升降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