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盆底肌肉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7223.5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3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萍;王可;徐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3/04;A63B2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肌肉 康复 装置 | ||
一种盆底肌肉康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盆底肌肉训练装置不能进行多种体位锻炼的问题;包括下端设有多个支腿的坐板,坐板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呈180°布置,支撑板左端铰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杆,坐板下端设有倒L形且上端和右端均开口的箱体,箱体内上侧和右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螺杆,两个螺杆相互垂直且经一对锥齿轮连接,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与其对应侧的连杆自由端铰接的滑块,右侧的支撑板下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左右贯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H型块,H型块右端设有踏板,踏板右侧设有弧形带;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科康复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盆底肌肉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产后盆底肌肉及其筋膜由于扩张而失去弹力,而且常有部分肌纤维断裂。产后如果能够坚持康复锻炼,盆底肌肉可以恢复至接近孕前状态,从而大大的减少了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目前,现有的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装置不能进行多种体位锻炼,无法有效的针对病人盆底肌肉进行康复锻炼,导致盆底肌肉仍然处于失弹状态,恢复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盆底肌肉康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盆底肌肉训练装置不能进行多种体位锻炼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下端设有多个支腿的坐板,坐板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呈180°布置,支撑板左端铰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杆,坐板下端设有倒L形且上端和右端均开口的箱体,箱体内上侧和右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螺杆,两个螺杆相互垂直且经一对锥齿轮连接,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与其对应侧的连杆自由端铰接的滑块,右侧的支撑板下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左右贯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H型块,H型块右端设有踏板,踏板右侧设有弧形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踏板和弧形带,使产妇可进行端坐位的盆底肌肉锻炼,设有的滑块和连杆,可带动两个支撑板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使产妇可进行仰卧位的盆底肌肉锻炼,产妇可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设有的螺杆和摇把,便于产妇进行锻炼体位的更换,设有的软垫和扶手,增加产妇锻炼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仰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下端设有多个支腿的坐板1,坐板1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呈180°布置,支撑板2左端铰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杆3,坐板1下端设有倒L形且上端和右端均开口的箱体4,箱体4内上侧和右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螺杆5,两个螺杆5相互垂直且经一对锥齿轮连接,螺杆5上螺纹连接有与其对应侧的连杆3自由端铰接的滑块6,右侧的支撑板2下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左右贯通的滑槽7,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H型块8,H型块8右端设有踏板9,踏板9右侧设有弧形带10。
为了方便产妇锻炼,所述的坐板1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扶手11。
为了增加产妇的舒适度,所述的左侧的支撑板2上侧设有软垫12。
为了增加本装置的稳定性,所述的箱体4左端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板13。
为了便于转动螺杆5,所述的上侧的螺杆5左端贯穿箱体4且设有摇把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72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减速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液体中药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