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7542.6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2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百业安安全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G08B21/24;G08B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81 | 代理人: | 方燕娜;王雯婷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安全带的中部连接设有安全腰带,安全腰带的中部设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内设有高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分别采用线路连接蜂鸣器及震动器,蜂鸣器位于报警装置的前部,震动器位于报警装置的后部;位于报警装置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卷收器,卷收器的一端采用线路连接高度传感器,卷收器的另一端连接锁扣。同现有技术相比,在安全带上配备高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其工作高度,当超出安全高度时,蜂鸣器则会报警,当处于噪声较大的环境时,其设置的震动器通知会产生震动,提醒使用者;同时卷收器则会拉紧收紧绳,避免使用者再往上行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指的是高度高于2米以上的作业工作,都是属于高空作业,高空作业存在很大的安全性问题,在高空作业中安全带尤为重要,正确使用安全带是保证作业安全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根据高空作业安全章程,工作人员凡是在距离1.5米以上工作必须要系上安全带,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通常在安全带的结构上,并没有相关于高度检测的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常常因为认真工作而忘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真正高度,常常会出现脱离安全高度的情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在安全带上配备高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其工作高度,当超出安全高度时,蜂鸣器则会报警,当处于噪声较大的环境时,其设置的震动器通知会产生震动,提醒使用者;同时卷收器则会拉紧收紧绳,避免使用者再往上行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包括卷收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位于安全带的中部连接设有安全腰带,安全腰带的中部设有报警装置,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高度传感器、蜂鸣器、震动器,报警装置内设有高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分别采用线路连接蜂鸣器及震动器,蜂鸣器位于报警装置的前部,震动器位于报警装置的后部;位于报警装置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卷收器,卷收器的一端采用线路连接高度传感器,卷收器的另一端连接锁扣。
所述的卷收器的一端动力驱动装置采用线路与高度传感器连接,卷收器的另一端通过收紧绳连接锁扣。
所述的安全腰带的中部上方设有显示器。
所述的报警装置为密封型壳体结构。
所述的震动器贴在报警装置的后背板上。
所述的高度传感器的检测头位于报警装置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在安全带上配备高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其工作高度,当超出安全高度时,蜂鸣器则会报警,当处于噪声较大的环境时,其设置的震动器通知会产生震动,提醒使用者;同时卷收器则会拉紧收紧绳,避免使用者再往上行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报警装置剖视图。
参见图1,图2,1为安全带,2为安全腰带,3为显示器,4为报警装置,5为蜂鸣器,6为卷收器,7为收紧绳,8为锁扣,9为高度传感器,10为震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位于安全带1的中部连接设有安全腰带2,安全腰带2的中部设有报警装置4,所述的报警装置4包括高度传感器、蜂鸣器、震动器,报警装置4内设有高度传感器9,高度传感器9分别采用线路连接蜂鸣器5及震动器10,蜂鸣器5位于报警装置4的前部,震动器10位于报警装置4的后部;位于报警装置4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卷收器6,卷收器6的一端采用线路连接高度传感器9,卷收器6的另一端连接锁扣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百业安安全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百业安安全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75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器件的自动喷码系统
- 下一篇:卧床患者用上肢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