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8585.6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6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华;高立华;刘海波;尤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2 | 代理人: | 赵慧敏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间融合器,所述锥间融合器包括左侧壁、与所述左侧壁间隔设置的右侧壁、连接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一端的前端头、连接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另一端的后端头,所述左侧壁、右侧壁、前端头和后端头之间围设形成植骨仓,所述前端头和后端头均设有螺纹通孔。本实用新型的锥间融合器,通过设置前端头和后端头,且在两端设置螺纹通孔,从而可以使得两端均可以进行植入,使得手术过程中具有多样性,允许使用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情况采用合适的手术技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锥间融合器,尤其是一种胸腰锥锥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胸腰椎融合器最早于1988研发而成,其为带圆孔的空心不锈钢圆柱体。而后于1991年,带有固定齿,具有支撑结构的中心中空胸腰椎融合器问世,为后续聚醚醚酮融合器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1996年,带有螺纹,孔隙率达到70%的钛合金融合器出现,这类融合器表现出的融合性能优异。2002年,大部分融合器都采用聚醚醚酮材料,这类融合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有些时候会引起炎症,促进纤维组织生长而不是骨髓的生长。2011年,为了提高聚醚醚酮材料融合器的骨组织生长能力,开发出了很多钛合金和羟基磷灰石涂层技术,虽然钛合金等离子涂层被证明可以促进骨组织生长,但植入过程存在涂层破裂和磨损的问题。
现有的胸腰锥融合器只能从一端进入椎间,有些部位需要选择胸腰椎融合器端头的形状,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部位更换不同端头形状的的胸腰锥融合器。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锥间融合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锥间融合器,以解决现有腰椎融合器无法同时解决由于弹性模量差异太大引起的应力遮挡问题和融合器融合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锥间融合器,所述锥间融合器包括左侧壁、与所述左侧壁间隔设置的右侧壁、连接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一端的前端头、连接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另一端的后端头,所述左侧壁、右侧壁、前端头和后端头之间围设形成植骨仓,所述前端头和后端头均设有螺纹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头为子弹头状,后端头为矩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头上下两侧倾斜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所述后端头前后两侧倾斜设置有第二导向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头的锥角为45°-65°,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面的延伸面的夹角范围为65°-7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导向面的延伸面的夹角范围为80° -1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多个倒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壁后右侧壁内设有多个弹簧支撑件,所述弹簧支撑件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支撑件的材料为钛合金,所述弹簧支撑件的孔隙率不小于5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头上的螺纹通孔与所述后端头上的螺纹通孔的轴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有多个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锥间融合器,通过设置前端头和后端头,且在两端设置螺纹通孔,从而可以使得两端均可以进行植入,使得手术过程中具有多样性,允许使用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情况采用合适的手术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锥间融合器,可以双向植入,提高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可以提高融合效果,降低应力遮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锥间融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锥间融合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华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8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智慧通讯主机箱生产的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低温改性沥青的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