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8781.3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5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彭贤辉;陈柏校;洪根惠;陈鑫波;金喆浩;施春燕;何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G0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生态 修复 清淤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清扫装置、吸污装置、水泵和行走履带轮,所述设备本体的底部设有行走履带轮,所述设备本体的底部电性连接有行走控制装置,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中间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前端电性连接有电源供给装置,所述设备本体的前端固定焊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前端设有监控装置,所述横杆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有电动液压装置,所述电动液压装置的底部连接有清扫装置,所述清扫装置的后端设有吸污装置,涉及河道生态修复清淤技术领域,可高效的控制转动清扫,控制抽吸淤泥,直接了解到淤泥抽吸情况,稳定的移动,实时监控河道修复清淤,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生态修复清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设备。
背景技术
河流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方法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
现有的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设备不能高效的清扫淤泥,难以直接抽吸过滤净化,不便安装拆卸更换滤芯,不能直接监测到淤泥过滤情况,智能化性能低,无法监测到河道修复清淤的画面,使用范围局限,不便移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设备不能高效的清扫淤泥,难以直接抽吸过滤净化,不便安装拆卸更换滤芯,不能直接监测到淤泥过滤情况,智能化性能低,无法监测到河道修复清淤的画面,使用范围局限,不便移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清扫装置、吸污装置、水泵和行走履带轮,所述设备本体的底部设有行走履带轮,所述设备本体的底部电性连接有行走控制装置,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中间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前端电性连接有电源供给装置,所述设备本体的前端固定焊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前端设有监控装置,所述横杆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有电动液压装置,所述电动液压装置的底部连接有清扫装置,所述清扫装置的后端设有吸污装置,所述吸污装置的顶部经过安装螺纹槽连接有吸污进管,所述吸污装置的内部镶嵌有金属过滤网和无纺布过滤网,所述吸污进管的内侧底部设有流量监测装置,所述流量监测装置的外端电性连接有控制传输装置,所述水泵的后端连接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吸污进管的顶部经过管道连接于水泵,且所述水泵、电源供给装置、电机、监控装置和行走控制装置均为防水结构。
优选的,所述清扫装置与吸污装置的数量均为2个,且所述清扫装置与吸污装置均为双组结构。
优选的,所述行走履带轮的内部分布有移动辊轴,且所述移动辊轴的前后端均连接安装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电动液压装置和电机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电源供给装置,且所述电源供给装置电性连接于行走控制装置。
优选的,所述吸污装置为圆盘型结构,且所述吸污进管为圆柱形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8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折叠凳
- 下一篇:一种污泥干化耦合燃煤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