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带中分门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9137.8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5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凯;陈鹤松;胡琼玲;黄文杰;周晟;熊巍;黄驰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马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B66B13/08;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莫冬丽 |
地址: | 311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分 电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带中分门电梯,包括架设于井道内的电梯轿厢和中分门,所述中分门包括左门板和右门板,所述门架下部设有一横置的导轨,所述左门板和右门板分别通过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上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内侧设有贯穿导轨前后侧壁的横杆,位于导轨内部的横杆上套设有槽轮,所述导轨的中间固定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通过弹簧一活动连接有缓冲板一,所述缓冲板一滑动卡接在导轨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缓冲板和弹簧,减缓了电梯中分门的合拢速度,不仅减少了电梯开门/关门的安全隐患,还降低了电梯的关门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带中分门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是以电动机为动力且设有轿厢的垂直升降机,用于多层建筑内的人员或货物运输。目前,市场上电梯轿厢的开门结构多采用中分门,通过动力驱动中分门的左右两扇门板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而实现电梯中分门的开合。然而,现有的电梯中分门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分门闭合时,在两扇门板快要合拢时,没有一个减速缓冲的合拢过程,导致两扇门板骤然闭合,这样不仅会产生安全隐患,如夹住乘客手指,还会使得两扇门板合拢那一刻产生巨大的声响,造成噪音,影响楼中住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减少电梯开/关门安全隐患的钢带中分门电梯。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带中分门电梯,包括架设于井道内的电梯轿厢和中分门,所述中分门通过门架安装在电梯轿厢入口处,中分门包括左门板和右门板,所述门架设置在电梯轿厢入口顶部,门架下部设有一横置的导轨,所述左门板和右门板分别通过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上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内侧设有贯穿导轨前后侧壁的横杆,位于导轨内部的横杆上套设有槽轮,所述导轨的中间固定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通过弹簧一活动连接有缓冲板一,所述缓冲板一滑动卡接在导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纵向中线与左门板和右门板合拢后的闭合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位于导轨内一侧通过弹簧二设连接有缓冲板二,所述缓冲板二滑动卡接在导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轨的前后侧壁均设有沿导轨长度方向的通孔,所述横杆依次贯穿导轨前后侧壁上的通孔,横杆远离左连接件或右连接件的一端设有限位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槽轮的表面设有若干道轮缘,所述导轨底壁设有与轮缘配合的滑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电机皮带、驱动皮带、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门架顶部右侧,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分别位于门架的左右两侧,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驱动皮带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皮带与主动轮连接,所述左连接件的上端通过夹板与驱动皮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件通过夹板与驱动皮带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缓冲板和弹簧,减缓了电梯中分门的合拢速度,不仅减少了电梯开门/关门的安全隐患,还降低了电梯的关门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左连接件侧视图;
图4为井道俯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马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马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9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磨零件加工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降低电梯轿厢前立板风噪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