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渗滤液加热回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9429.1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6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权;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博海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F23G7/04;B09B3/0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桑林艳 |
地址: | 154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滤 加热 装置 | ||
一种渗滤液加热回喷装置,属于垃圾回收处理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渗滤液一次收集池、过滤池、渗滤液二次收集池、喷射装置、回喷装置、焚烧炉和加热器,渗滤液一次收集池与过滤池连通,过滤池与渗滤液二次收集池连通,第二回喷管一端安装在渗滤液二次收集池内,喷射装置通过焚烧三通调节阀与第二回喷管连通,第二回喷管另一端安装加热三通调节阀,加热器通过加热三通调节阀与第二回喷管连通,耐热管另一端与加热器连通汇流后与回喷三通调节阀连通;耐热管中段设置在焚烧炉右侧内壁内的加热管道中,焚烧炉左壁安装有喷射装置,回喷装置安装在渗滤液一次收集池上,另一端与回喷三通调节阀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渗滤液加热回喷装置,属于垃圾回收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填埋和堆放的过程中,由于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和游离水、降水等形成的污水,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成分复杂、难降解的污水,具有水质复杂,危害性大,CODcr和BOD5浓度高,氨氮含量和金属含量高等诸多问题,基于我国的垃圾分类处理方式以及国人饮食习惯方面的现状,渗滤液的处理问题尤为突出,渗滤液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环保行业的热门话题,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厂来说,垃圾浓缩液的处理也一直是一个难题。
目前对渗滤液处理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将渗滤液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与城市生活污水合并处理;利用此方法对渗滤液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好,容易造成对城市污水厂的冲击负荷,甚至破坏城市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3.采用纳滤、反渗透等膜处理工艺;存在投资成本大,占地面积大,工艺复杂运行维护费用高,渗滤液仍难以处理等问题
2.采用渗滤液回灌技术处理;此方法技术不够成熟,渗滤液回喷后对垃圾再次分解的效率不高,并且收集的渗滤液如果全部回喷会增加垃圾池容积的压力。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渗滤液加热回喷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垃圾场渗滤液灵活处理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渗滤液加热回喷装置,包括渗滤液一次收集池、过滤池、渗滤液二次收集池、回喷三通调节阀、加热三通调节阀、焚烧三通调节阀、喷射装置、回喷装置、焚烧炉、加热器、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第一回喷管、第二回喷管和耐热管,渗滤液一次收集池通过第一收集管与过滤池连通,过滤池通过第二收集管与渗滤液二次收集池连通,第一回喷管一端安装在渗滤液二次收集池内,第一回喷管另一端与回喷三通调节阀连通安装,第二回喷管一端安装在渗滤液二次收集池内,第二回喷管上安装有焚烧三通调节阀,喷射装置通过焚烧三通调节阀与第二回喷管连通,第二回喷管另一端安装有加热三通调节阀,加热器通过加热三通调节阀与第二回喷管连通,耐热管一端通过加热三通调节阀与第二回喷管连通,耐热管另一端与加热器连通汇流后与回喷三通调节阀连通;
焚烧炉左侧内壁内加工有加热管道,耐热管中段设置在焚烧炉左侧内壁内的加热管道中,焚烧炉左侧壁上安装有喷射装置,回喷装置一端安装在渗滤液一次收集池的侧壁上,回喷装置另一端与回喷三通调节阀连通。
优选的:所述回喷装置包括回喷喷头和回喷泵,回喷喷头安装在渗滤液一次收集池的侧壁上,回喷泵安装在回喷喷头与回喷三通调节阀连接的管道上。
优选的:所述喷射装置包括喷射喷头和喷射泵,喷射喷头71安装在焚烧炉9右侧壁上,喷射泵安装在喷射喷头与焚烧三通调节阀连接的管道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回喷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博海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佳木斯博海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9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