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盾构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20058.9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9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贾连辉;叶蕾;曾德恩;张国良;王杜娟;丁梦俊;侯志富;苏志学;谷光伟;徐正伟;闫永阵;曲向阳;杜中超;江化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87 | 分类号: | E21D9/087;E21D9/12;E21D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海博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盾构机。该盾构机包括盾体,盾体内设有进浆管、螺旋输送机和皮带机,进浆管与膨胀土系统连通,螺旋输送机与稀释箱连接,稀释箱与排浆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以实现土压泥水模式转换,泥水模式下,软硬地层交替或者地层存在溶洞和裂隙时,往土仓注入高浓度浆液,使得浆液渗透性变小,填充溶洞、裂隙的同时,更容易地在工作面形成泥膜,提高掌子面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设备,特别是指一种盾构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隧道越来越多,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需要多模式盾构机满足不同地质施工条件。因此对盾构机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应对极端恶劣复杂多变的地质和水文条件。
在复杂地层环境掘进时,由于溶洞和裂隙的存在,以及在软硬地层交替变化时,使用单一模式的盾构机,很难保持掘进掌子面稳定,容易造成地表沉降甚至地面坍塌等施工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盾构机,解决了针对地层中分布有裂隙和溶洞,现有盾构机不能轻松应对恶劣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土压模式、普通泥水模式、稠泥盾构模式三种模式,根据地层不同选用不同模式掘进,并且稠泥盾构模式根据地层情况调整开挖仓进排浆比重,可切换为普通泥水盾构,也可切换为稠泥盾构,根据地层需要可变,对掌子面既能起到有效的机械支撑,又可实现压力传递的均衡性,掌子面压力控制精确,地表沉降控制好,特别适用于软弱地层、沉降控制严苛地层、华南地区多裂隙、多溶洞地层,是今后隧道建设不可或缺的盾构类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盾构机,包括盾体,盾体内设有伸入开挖仓的进浆管和螺旋输送机,所述的进浆管与膨胀土系统连通,螺旋输送机与稀释箱连接,稀释箱与排浆管连接。
所述的开挖仓内设有密度监测系统。
所述的密度监测系统包括密度泵。
所述的盾体的前端设有开挖仓和气垫仓。
所述的开挖仓内设有刀盘。
所述的螺旋输送机与稀释箱之间连接有可拆卸的破碎机或过渡箱。
所述的进浆管通过冲刷管路I与稀释箱连接。
所述的进浆管通过冲刷管路II与刀盘冲刷管路连接。
所述的螺旋输送机与稀释箱或皮带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的功能或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盾构机有多种应用模式,根据地层不同选择不同模式,并且在泥水模式下通过调节进浆的比重,使得掌子面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地层始终能保持稳定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盾构机在掘进时,可以实现土压泥水模式转换,泥水模式下,软硬地层交替或者地层存在溶洞和裂隙时,通过膨润土系统往土仓注入高浓度浆液,使得浆液渗透性变小,填充溶洞、裂隙的同时,更容易地在工作面形成泥膜,有效提高掌子面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土压模式掘进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泥水模式掘进图。
图中:1-盾体、2-刀盘、3-开挖仓、4-气垫仓、5-螺旋输送机、6-破碎机、7-稀释箱、8-进浆管、9-冲刷管路I、10-排浆管、11-冲刷管路II,12-皮带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00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