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池包防撞梁焊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20734.2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5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贾楠楠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池 包防撞梁 焊接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池包防撞梁焊接夹具,包括底座、夹紧组件、支撑组件、压紧组件、顶紧组件和复合组件,夹紧组件包括两个,两个夹紧组件左右对称设于底座的上方,支撑组件包括两个,两个支撑组件左右对称的设于底座的上方并分别设于两个支撑组件的外侧,复合组件设于底座的左侧上方并设于左侧的一个支撑组件的前侧,底座的右侧上方设有两个压紧组件,底座的左侧上方设有一个压紧组件;顶紧组件设于底座的右侧上方并设于右侧的两个压紧组件的右侧;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防撞梁的自动夹紧,进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池包防撞梁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中的一种,电动汽车的电能来自电池,电池装设在电池包中,为了增加电池包强度,大都在电池包外设置防撞梁,现有的防撞梁在焊接时大都采用人工手动操作夹具来夹紧,工作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防撞梁的自动夹紧,进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的汽车电池包防撞梁焊接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电池包防撞梁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夹紧组件、支撑组件、压紧组件、顶紧组件和复合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夹紧组件左右对称设于底座的上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左右对称的设于底座的上方并分别设于两个支撑组件的外侧,所述复合组件设于底座的左侧上方并设于左侧的一个支撑组件的前侧,所述底座的右侧上方设有两个压紧组件,所述底座的左侧上方设有一个压紧组件;右侧的两个所述压紧组件分别对称的设于右侧的一个支撑组件的前后两侧;左侧的一个所述压紧组件设于左侧的一个支撑组件的后侧并与复合组件相互配合;所述顶紧组件设于底座的右侧上方并设于右侧的两个压紧组件的右侧。
优选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撑座、第一背板、第一气缸、第一牵引条、第一托块、第一压块、第一压脚、定位卡块和定位套块;所述第一撑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背板竖直固定在第一撑座上,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背板的外侧,所述第一牵引条的中部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背板的上侧,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可转动的与第一牵引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一压脚均固定在第一牵引条的另一端下方,所述第一托块固定在第一背板的上侧并设于第一压块的下方且与第一压块相互配合,所述定位卡块和所述定位套块分别固定在第一背板的上侧和第一牵引条的下侧并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撑座、第二气缸、座板、第一撑架、第二撑架和定位柱;所述第二撑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气缸竖直固定在第二撑座上,所述座板横向设于第二气缸的上方,所述第一撑架和所述第二撑架均固定在座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上固定在座板的下平面上,所述定位柱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柱分别竖直固定在第一撑架和第二撑架上并前后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顶紧组件包括第三撑座、第三气缸、推块、堵头、弹簧和螺母;所述第三撑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三气缸横向固定在第三撑座的上端,所述推块设于第三气缸的左侧,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端向左固定在推块的右侧侧面,所述堵头设于右侧的两个压紧组件之间并设于推块的左侧,所述堵头的右端向外形成有横向分布的方柱,所述方柱可活动的穿插设置在推块中,所述弹簧套设在方柱外并设于推块和堵头之间,所述螺母套设固定在方柱上并设于推块的右侧。
优选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四撑座、第二背板、第四气缸、第二牵引条、侧条、第二托块和第二压块;所述第四撑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二背板竖直固定在第四撑座上,所述第四气缸的一侧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二背板的后侧,所述第二牵引条的中部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二背板的上侧;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端向上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二牵引条的一端,所述第二压块固定在第二牵引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托块固定在第二背板上并设于第二压块的下方且与第二压块相互配合,所述侧条固定在第二背板上并设于第二托块的前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0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压实度试验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渣浆泵的表面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