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岩桩基底下伏溶洞处置检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26215.7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5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玉;丁志刚;赵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2 | 分类号: | E02D1/02;E02D3/12;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101117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底下 溶洞 处置 检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嵌岩桩基底下伏溶洞处置检测结构,属于嵌岩桩基底处理施工领域。包括溶洞探测注浆孔、检测补充注浆孔和帷幕注浆孔,溶洞探测注浆孔用于对基桩的下部进行探测注浆,检测补充注浆孔用于对溶洞探测注浆孔探测并注浆后的溶洞效果进行检测,当基桩施工完成未施工上部结构时直接在基桩中心钻溶洞探测注浆孔进行探测,当已施工完成基桩上部结构物时,将溶洞探测注浆孔设置在桩基的周边,检测补充注浆孔设置在溶洞两侧的边缘处,帷幕注浆孔设置在溶洞边缘外侧。本实用新型可对嵌岩桩基底下伏溶洞进行准确处理,并能够精准检测其处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嵌岩桩基底处理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嵌岩桩基底下伏溶洞处置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岩溶在我国广泛分布,随着公路工程的大规模建设,作为公路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不可避免修建在岩溶地区。岩溶地区的桥梁时常由于桩基底部岩溶作用形成的溶洞的影响而造成地基承载力不足、稳定性下降,进而造成墩台不均匀沉降、桥板开裂等问题。随着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础的大规模采用,简支连续梁桥建设,桩基勘探不能达到100%,由于漏堪导致的桩基底部溶洞问题出现愈来愈多,已施工完成的桩基,破除无论从工期、成本各方面都是不可取的手段,如何处理已施工完成的嵌岩桩基底下伏溶洞并检测其处置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岩桩基底下伏溶洞处置及检测结构,可对嵌岩桩基底下伏溶洞进行准确处理,并能够精准检测其处置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嵌岩桩基底下伏溶洞处置检测结构,包括溶洞探测注浆孔、检测补充注浆孔和帷幕注浆孔,溶洞探测注浆孔用于对桩基的下部进行探测注浆,检测补充注浆孔用于对注浆后的溶洞效果进行检测,当桩基施工完成未施工上部结构时直接在桩基中心钻溶洞探测注浆孔进行探测,当已施工完成桩基上部结构物时,将溶洞探测注浆孔设置在桩基的周边,检测补充注浆孔设置在溶洞两侧的边缘处,帷幕注浆孔设置在溶洞边缘外侧。
进一步的,钻溶洞探测注浆孔时,钻孔后及时下发带孔钢管入溶洞探测注浆孔内。
进一步的,检测补充注浆孔内下放带孔钢套管。
进一步的,帷幕注浆孔围绕着溶洞形成网格结构。
进一步的,溶洞探测注浆孔的底部至桩底5m。
进一步的,检测补充注浆孔位于溶洞两侧的边缘处,检测补充注浆孔位于溶洞边缘两侧的0.5m范围内。
进一步的,帷幕注浆孔距离溶洞边缘3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嵌岩桩基底下伏溶洞处置及检测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人力物力,可对嵌岩桩基底下伏溶洞进行准确处理,并能够精准检测其处置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溶洞探测注浆孔;2、检测补充注浆孔、3、帷幕注浆孔;4、桩基;5、溶洞。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6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