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编织带生产用切割边料收集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26958.4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6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肖云胆;肖方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泗县鸿盛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17/04;B29C48/285;B29C48/08;B26D1/40;B02C2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亚洲 |
地址: | 2343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 生产 切割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编织带生产用切割边料收集回用装置,牵引对辊、切割辊设置在下料仓中;盖板能盖合在下料仓上;在盖板上开设有进料口;下料仓的底部与三通管的第一端连通,三通管的第二端与连接管的一端连通,三通管的第三端的端口设置有过滤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破碎机的进料口连通;第一出料管的两端分别与三通管的第二端、第二出料管连通;第二出料管连通的两端分别与破碎机的出料口、挤出机的进料口相通;第一阀门安装在连接管上,第二阀门安装在第一出料管上,第三阀门、破碎进料风机安装在第二出料管上;切割进料风机安装在三通管的第二端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边料在回用时存在不易受外界污染、破碎机利用充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带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织带生产用切割边料收集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带生产工艺包括挤出机挤出、冷水冷却、刮水、吸水、干燥、切割、络筒等工艺。
其中,切割包括切条工艺、裁边工艺。切条工艺是在编织带生产路径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切割刀,将较宽的编织带切割成一条条具有较窄宽度的编织带。裁边工艺是将编织带两边的边料裁剪掉,裁剪方式与切条方式一致。这是因为,编织带在挤出成型后,其两边的厚度、物性不能满足产品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裁边处理。
目前,裁边后的边料会通过牵引机构牵引至破碎机中,经过破碎机破碎后,再喂入至挤出机中,进行二次回用。现有技术的这种边料回用方式存在以下不足:其一,牵引机构是暴露在外界的,即裁边后的边料会存在一段较长的距离暴露在外界,容易被外界污染;其二,当编织带其边料的宽度较窄或破碎机当前阶段没有进行其他边角料、废料破碎时,此时,启动破碎机仅仅只是对编织带其边料进行破碎的话,无疑会浪费能源,导致边料破碎成本较高;其三,将边料直接连续喂入至破碎机中,边料容易缠绕在破碎机的转轴中,导致生产故障的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编织带生产中的边料在回用时存在易受外界污染、破碎机利用不充分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编织带生产用切割边料收集回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编织带生产用切割边料收集回用装置,包括下料仓、盖板、牵引对辊、切割辊、三通管、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连接管、切割进料风机、破碎进料风机、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
所述下料仓设置机架上,所述下料仓呈上下导通、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牵引对辊、切割辊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下料仓中;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下料仓的顶部的一侧铰接,所述盖板的另一端能盖合在所述下料仓的另一侧上;在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上下导通的进料口;
所述下料仓的底部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的端口设置有过滤棉;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破碎机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第二出料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连通的两端分别与破碎机的出料口、挤出机的进料口相通;
所述第一阀门安装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一出料管上,所述第三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二出料管上;
所述切割进料风机安装在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上,所述破碎进料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二出料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泗县鸿盛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泗县鸿盛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69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液混合板及烟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垂直方向位置及距离校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