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中轨道列车用降噪减震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29653.9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8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江;程浩原;苗丁心;肖硕;杨柱;宋巍;孙伟佳;张士明;刘磊;段晓东;孙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太空列(河南)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2/00 | 分类号: | B61B12/00;B61B12/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胡璇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中 轨道 列车 用降噪 减震 车厢 | ||
1.一种空中轨道列车用降噪减震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桥道梁(13)、车厢(50)、至少一个驱动组件,所述桥道梁(13)为箱体梁;桥道梁(13)的箱体内安装列车驱动组件;
所述车厢(50)的顶面与驱动组件通过车厢连接轴(31)驱动连接;
所述桥道梁(13)底面的梁底板(135)上设有通槽;
所述车厢(50)侧壁内设有夹层腔(554),夹层腔(554)内设置橡胶隔音组件;
所述橡胶隔音组件包括:金属板、多个橡胶球(552)和高密度聚丙烯层板(556),所述高密度聚丙烯层板(556)的两端分别与夹层腔(554)的内壁固定连接,并沿车厢(50)侧壁在夹层腔(554)内延伸,高密度聚丙烯层板(556)与夹层腔(554)的内壁相互平行;
所述金属板垂直夹层腔(554)侧壁,一端与夹层腔(554)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夹层腔(554)的相对内侧壁相连接,所述高密度聚丙烯层板(556)卡接于金属板中部;
所述橡胶球(552)的至少一侧外壁抵接于夹层腔(554)内壁和/或高密度聚丙烯层板(556)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轨道列车用降噪减震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球(552)的内部中空设有空腔,橡胶球(552)空腔中填充氮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轨道列车用降噪减震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包括:相对橡胶球(552)两侧设置的第一金属板(551)和第二金属板(553);
所述第一金属板(551)设置于橡胶球(552)的一侧并垂直于夹层腔(554)侧壁;
所述第二金属板(553)设置于橡胶球(552)的另一侧并垂直夹层腔(554)侧壁;
所述橡胶球(55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金属板(551)和第二金属板(55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中轨道列车用降噪减震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橡胶隔音组件和第二层橡胶隔音组件,第一层橡胶隔音组件靠近车厢(50)内部设置于夹层腔(554)内;
所述第二层橡胶隔音组件靠近车厢(50)外部设置于夹层腔(55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中轨道列车用降噪减震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聚丙烯层板(556)沿夹层腔(554)延伸,并与夹层腔(554)中心面重合;
所述第一层橡胶隔音组件和第二层橡胶隔音组件分设于高密度聚丙烯层板(556)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中轨道列车用降噪减震车厢,其特征在于,第一层橡胶隔音组件内的橡胶球(552)与第二层橡胶隔音组件内的橡胶球(552),分别抵接于高密度聚丙烯层板(556)的两相对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轨道列车用降噪减震车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板(40),减震板(40)套设于车厢连接轴(31)的第二端上,并与车厢连接轴(31)相连接;
所述减震板(40)底面上四个顶角处分设弹簧避震轴,所述弹簧避震轴包括:弹簧连接件和限位杆,所述弹簧连接件的第一端与减震板(40)的底面相连接,第二端与车厢(50)顶面相连接;
所述限位杆穿设于弹簧连接件的第一端内,并与减震板的底面固定连接,限位杆的延伸端在弹簧连接件内朝向车厢(50)延伸,并与车厢(50)顶面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轨道列车用降噪减震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主动轮、多个电机、多个导向轮、机架、车厢连接轴,所述主动轮安装于机架下方,并与电机驱动连接;
所述电机安装于机架上;
所述主动轮沿梁底板(135)顶面上设置的轨道运动;
所述机架的中段处设置箱体(321),车厢连接轴(31)的第一端伸出箱体(321)外并通过轴承座(32)固定安装于箱体(321)顶面上;
所述车厢连接轴(31)的第二端伸出箱体(321)底面及桥道梁的梁底板(135)外,并与车厢(50)的顶面铰接;
所述梁底板(135)上的轨道分设于车厢连接轴(31)的第二端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太空列(河南)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未经亚太空列(河南)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96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