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材料力学实验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2405.X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0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熊雁;李帅峰;赵辉;邱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代春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材料力学 实验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材料力学实验用夹具,包括用于夹持生物材料两端的两个夹持部,夹持部设有用于夹住生物材料且对向设置的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第一夹持片中部设有凹槽,凹槽两侧形成有凸出且对向设置的固定支耳,固定支耳上开有第一穿线孔。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使用带无创伤缝合线的显微缝合针从固定支耳的第一穿线孔和生物材料中穿过,使得生物材料受到缝合线的力的作用,使生物材料在夹持部的固定更加稳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是一种生物材料力学实验用夹具。
背景技术
生物材料力学实验是组织材料性能检测的重要环节,可以用来检测生物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机械性能。
现有的夹具常使用表面粗糙的摩擦块两两一组分别对生物材料的两端进行夹持,然后再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对于某些生物材料如肌腱和韧带来说,由于该种生物材料具有粘弹性导致难以夹持,且夹持过松会导致材料滑脱,夹持过紧会导致所加持部位机械性能提前失效或断裂;此外,生物材料在离体环境下数分钟内可发生理化性质改变从而影响机械性能。因此该种夹具在夹持具有粘弹性的生物材料时存在难以夹紧或调整时间长,导致影响生物力学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因夹具难夹紧或调节时间长,而影响生物力学实验检测结果的现象,提供一种能快速夹紧生物材料的生物材料力学实验用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材料力学实验用夹具,包括用于夹持生物材料两端的两个夹持部,夹持部设有用于夹住生物材料且对向设置的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第一夹持片中部设有凹槽,凹槽两侧形成有凸出且对向设置的固定支耳,固定支耳上开有第一穿线孔。
采用上述计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在固定生物材料时,将生物材料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夹持部的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之间,并将生物材料置于第一夹持片的凹槽内,此时生物材料位于对向设置的固定支耳的中间,使用带无创伤缝合线的显微缝合针从固定支耳的第一穿线孔和生物材料中穿过,将缝合线两端固定在固定支耳上,使得生物材料受到缝合线的力的作用,使生物材料的固定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的相对面上还设有相互契合的锯齿状突起。相互契合的锯齿状突起可在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合拢时帮助生物材料卡紧,起到防止生物材料打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占据有两个齿位,凹槽每一侧的每个齿上均形成有一所述固定支耳。使用缝合线将生物材料固定在固定支耳上,由于生物材料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夹持部上,因此生物材料每端将分别受到两股缝合线的力的作用,增强每个夹持部夹持生物材料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还包括设有内部空间的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均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夹持座的内部空间内;所述夹持座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调节螺栓,两个所述调节螺栓的尾部分别抵紧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两个所述夹持座的相向端上均开有生物材料穿设孔。夹持座用于容纳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而生物材料穿设孔构成生物材料伸出装拆通道;由于调节螺栓的尾部分别抵紧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因此调节调节螺栓穿过夹持座的长度时,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的间距将被改变,便于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将位于其中部的生物材料压紧;也可仅在单侧使用调节螺栓,仅仅调节第一夹持片或第二夹持片,另一个的位置保持固定,该种方式固定的生物材料的中心可能会与夹持部的中心有较大的偏移量,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进一步地,两个夹持座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在力学平台上。连接轴将力学平台和夹持座连接起来,方便生物材料性能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24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