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FM33G048的阀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2520.7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2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涛;陆巧玲;盛俊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m33g048 阀门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FM33G048的阀门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流电源P1提供一个7.2V的电源,一路通过电压稳压器芯片U1输出3.3V,给单片机U3供电,单片机开始工作;另一路给阀门控制芯片U3供电;当需要控制阀门时,单片机U2的第36、35、34脚把信号发给阀门控制芯片U3,阀门控制芯片U3收到开关阀指令后,通过阀门接口P2控制阀门电机旋转,打开或关闭阀门;单片机通过第67脚采集阀门控制芯片U3的工作电流,来判断阀门电机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电路设计简单,节省了PCB面积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表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FM33G048的阀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微处理器,人工智能技术并行的发展,这给仪器仪表行业向智能化发展,也就是说智能化的机器人的仪器仪表,智能水平的较快提高的速度,这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轻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FM33G048的阀门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单片机、一个电源芯片、一个阀门控制芯片、六个电阻、十个滤波电容、两个二极管、一个直流电源、一个阀门接口。
一种基于FM33G048的阀门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2、电源芯片U1、阀门控制芯片U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第六滤波电容C6、第七滤波电容C7、第八滤波电容C8、第九滤波电容C9、第十滤波电容CA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直流电源P1、阀门接口P2。
直流电源P1的正极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和电源芯片U1的第二脚,直流电源P1的负极接地,第二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芯片U1的第一脚接地,电源芯片U1的第三脚接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和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第一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2的第62脚接地,单片机U2的第63脚接第四滤波电容C4的一端和VCC,第四滤波电容C4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2第64脚接第五滤波电容C5的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2第65脚接第六滤波电容C6的一端,第六滤波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正极接单片机U1第二脚,第二二极管D2负极接阀门控制芯片U3的第一脚,第十滤波电容CA1正极接阀门控制芯片U3的第一脚,第十滤波电容CA1负极接地,第八滤波电容C8的一端接阀门控制芯片U3的第一脚,第八滤波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阀门控制芯片U3的第四脚,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接阀门控制芯片U3第四脚,另一脚接地;阀门控制芯片U3第四脚另外还要接U2第67脚;第七滤波电容C7的一端接阀门控制芯片U3第八脚和VCC;第七滤波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第九滤波电容C9的一端接阀门接口P2的第六脚,第九滤波电容C9的另一端接阀门接口P2的第五脚;阀门接口P2的第四脚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单片机U2的第31脚,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单片机U2的第33脚;阀门接口P2的第三脚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单片机U2的第31脚,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单片机U2的第32脚;阀门接口P2的第二脚接地;阀门接口P2的第六脚接阀门控制芯片U3的第二脚,阀门接口P2的第五脚接阀门控制芯片U3的第三脚;阀门控制芯片U3的第五脚接单片机U2的第36脚,阀门控制芯片U3的第六脚接单片机U2的第35脚,阀门控制芯片U3的第七脚接单片机U2的第34脚。
单片机U3采用型号为FM33G048芯片。
本实用新型电路设计简单,节省了PCB面积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基于FM33G048的阀门控制电路电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25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云母板生产中废气废水处理耦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配件自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