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废弃矿井地下空间改建的地下能源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3971.2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3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霄;张晓杰;徐汉文;张山;孙超;薛祯祯;孙沙沙;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坊能新动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2 | 分类号: | F24D11/02;E2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废弃 矿井 地下 空间 改建 能源 系统 | ||
1.一种基于废弃矿井地下空间改建的地下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下子系统和井上子系统,所述井下子系统包括周缘支护体,进水管路,出水管路,蛇形换热细管、粗骨料、钢丝网、矿井涌水、大型井下蓄水池;所述井上子系统包括热泵机组、循环泵组、分水器、集水器、用户终端;所述周缘支护体紧贴巷道周缘,支护巷道顶底板和两侧壁,防止其变形垮塌,所述进水管路、出水管路、蛇形换热管铺设在周缘支护体腔内,管路之间的空间用粗骨料进行充填,每隔适当距离在周缘支护体内腔截面上布设钢丝网以固定堆积的粗骨料;所述进水管连接蛇形换热管,所述蛇形换热管末端连接在出水管上,通过水渠将矿坑涌水汇集到一个大型井下蓄水池,并按照大于地下水自然排泄量引入周缘支护体,将其内腔充满,流经整个换热管路,最终自然排泄;所述出水管的水汇集到地面进入热泵机组进行换热,最终进入用户终端对建筑物进行供暖或者制冷,所述循环泵组连接进水管、出水管,驱动管路内水的循环;分、集水器一端连接主管路,一端连接各分段系统管路,用于系统水的分配与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废弃矿井地下空间改建的地下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周缘支护体,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外层敷设一层防水布,主要作用是支护巷道的顶板地板和两侧壁的稳定,同时保护腔内的管路安全,防止周缘支护体腔内水的外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废弃矿井地下空间改建的地下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敷设在支护体内腔右下角,为保证换热管内水与外界粗骨料和粗骨料间空隙动水充分换热,将换热管设置成蛇形,蛇形换热管长度、管径需要通过计算和实验来确定,为了减小管路内的水力损耗,进水管、出水管及中间的蛇形换热管组成的管路系统应该分段,每段距离根据计算和实验来确定,进水管前端是开口的,尾端是封堵的,出水管前端是封堵的,尾端是开口的;地下管路系统是由若干个分段组成的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废弃矿井地下空间改建的地下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目孔小于粗骨料的粒径,每隔一定距离在周缘支护体内腔横截面上敷设钢丝网,用于固定堆积的粗骨料,钢丝网材质为不锈钢,可以抵御地下水的侵蚀,长期保持其机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坊能新动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坊能新动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39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工手工具绝缘套
- 下一篇:一种玉石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