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起立床的调整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5173.3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3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尧;付风生;闫孟;徐红亮;张峰涛;李淼;楚向前;郭利伟;侯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汇博神方智能康复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G1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邢月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起立 调整 固定 结构 | ||
一种智能起立床的调整固定结构,它包括:翻转架,还包括直线驱动器、导向件、减重吊杆和减重吊带,所述的直线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的翻转架背部,所述的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的导向件,所述的导向件上设置有所述的减重吊杆,所述的减重吊带通过所述的减重吊杆设置在所述的翻转架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直线驱动器带动导向件做伸缩运动,使减重吊带带动患者在起立床上的提升与放下,调整患者腿部承受身体重力的大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在起立床运行时,通过减重吊带减少患者的身体晃动,减轻患者训练时的不安感,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起立床的调整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下肢站立康复设备大多使用起立床,起立床在运行时,患者身体容易产生晃动,安全性无法保障。而且,现有的起立床在站立时不能调整患者腿部的承受力,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如何制作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智能起立床的调整固定结构就成为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起立床的调整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起立床的调整固定结构,它包括:翻转架,还包括直线驱动器、导向件、减重吊杆和减重吊带,所述的直线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的翻转架背部,所述的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的导向件,所述的导向件上设置有所述的减重吊杆,所述的减重吊带通过所述的减重吊杆设置在所述的翻转架顶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减重吊带包括依次设置肩部固定件、胸部固定件和大腿固定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肩部固定件为两根肩部吊带,还包括限位元件,所述的肩部吊带分别通过所述的限位元件固定在所述的减重吊杆的左右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胸部固定件上部设置有开口端,所述的开口端设置有固定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大腿固定件为两根大腿吊带。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减重吊杆通过所述的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的翻转架一侧,所述的减重吊杆高于所述的翻转架十至三十厘米。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起立床的调整固定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直线驱动器带动导向件做伸缩运动,使减重吊带带动患者在起立床上的提升与放下,调整患者腿部承受身体重力的大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在起立床运行时,通过减重吊带减少患者的身体晃动,减轻患者训练时的不安感,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中:1开口端、2翻转架、3直线驱动器、4导向件、5减重吊杆、6减重吊带、7连接件、8肩部固定件、9胸部固定件、10大腿固定件、11限位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内容的限制。
以下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汇博神方智能康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汇博神方智能康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51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熏蒸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下肢站立及步态训练康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