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载水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5252.4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1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放;张潇小;解娟;章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大赛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1/14;B64C39/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载 水质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载水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无人机下方的检测容器,所述检测容器内设有水质检测传感器,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以下一种或几种参数的一个或多个检测单元:温度、PH、ORP、电导率、盐度、溶解氧、浊度、叶绿素A浓度、蓝绿藻浓度、若丹明浓度、水中油浓度、氨氮浓度、COD;所述检测容器上部设有进液口,检测容器底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上设有电控阀,引风管能够在检测容器的排液口产生负压,当阀板开启时能够快速的将检测容器内的水质样品抽出,并抛洒向无人机尾部,一方面能够提高检测模块的循环检测效率,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废弃的水质样品在抛洒过程中溅射到机身的电器元件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载水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水质检测设备无法实现对大范围目标水域的多点快速检测,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日渐成熟,人们开始利用无人机对水体进行快速采样、检测等操作,但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水质采样检测设备存在诸多缺陷,其一是采样设备再投放时,由于缆绳受到风力、水浪等的影响,缆绳长度无法真实反映采样容器没入水层的深度,因此无法精确的对目标水层的水体进行采样,其二是现有采样设备和检测设备无法同时对多个水层多个水域的水体进行连续采样和检测,检测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载水质检测装置,能够对多点位水域进行不返航连续远程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机载水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无人机下方的检测容器,所述检测容器内设有水质检测传感器,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以下一种或几种参数的一个或多个检测单元:温度、PH、ORP、电导率、盐度、溶解氧、浊度、叶绿素A浓度、蓝绿藻浓度、若丹明浓度、水中油浓度、氨氮浓度、COD;所述检测容器上部设有进液口,检测容器底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上设有电控阀。
所述进液口位于检测容器的侧壁上端,所述进液口内侧设有用于开闭进液口的闸板。
所述闸板沿检测容器高度方向与检测容器内壁活动配合。
所述电控阀包括设置在排液口内侧的阀板,所述阀板的边缘与排液口内侧边缘挡接。
阀板的顶面为锥面状。
阀板与检测容器下方设置的阀板驱动元件相连,阀板驱动元件为直线电机或电磁离合器。
所述阀板通过连接杆与闸板固接,当阀板闭合时闸板开启,当阀板开启时闸板闭合。
所述检测容器下方还设有水平设置的引风管,所述引风管的两端设有喇叭状结构,所述排液口与引风管中部连通。
所述阀板驱动元件安装在引风管底部,阀板驱动元件的伸缩杆穿过所述引风管并与阀板固接。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水质检测系统,包括所述的机载水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引风管能够在检测容器的排液口产生负压,当阀板开启时能够快速的将检测容器内的水质样品抽出,并抛洒向无人机尾部,一方面能够提高检测模块的循环检测效率,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废弃的水质样品在抛洒过程中溅射到机身的电器元件上。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无人机的水质检测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无人机的水质检测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无人机的水质检测系统的爆炸图,图中隐去了无人机;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大赛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大赛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5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可交互的广告牌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电源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