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效冷凝功能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5565.X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7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山;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弘旭环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1/02 | 分类号: | F01K11/02;F01K27/00;F28B1/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花修洋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效 冷凝 功能 低温 余热 发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冷凝功能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热源储罐、蒸发器、冷凝器装置、抽水泵、透平、发电机、热源输送管道和工质液输送管道;热源储罐与蒸发器通过热源输送管道构成热源循环回路;蒸发器、透平、冷凝器装置、抽水泵通过工质液输送管道构成工质液循环回路;透平与发电机机械传动连接;冷凝器装置包括冷凝器壳体,冷凝器壳体具有上、下分布的冷凝室和冷却液室;冷凝器装置还包括冷凝管、布液板、收液板、进液管和回液管。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装置的冷凝功能效果好、效率高,能够保证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平稳、有序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余热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冷凝功能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余热按照热值来分可以分为高品质热源和低品质热源,其中,低品质热源种类较多,占余热总量的60%以上,包括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热水、高温化工液体、钢铁高炉炉渣水、燃气轮机的缸套冷却水等等,这些热源由于热值较低,不能用于直接发电和工业生产,绝大部分被废弃,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所以如何将这些低品质热源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成为各国研发机构和各大企业研究的重点。
在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中,需要应用冷凝器对气态工质液(也称为流体)进行冷却液化,而现有的冷凝器由于结构设计的缺陷,气态工质液在冷凝管中导流速度过快,很容易在未被完全液化状态下从冷凝管喷出,给余热发电系统带来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具有高效冷凝功能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冷凝器装置的冷凝功能效果好、效率高,能够保证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平稳、有序进行。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冷凝功能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冷凝器装置的冷凝功能效果好、效率高,能够保证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平稳、有序进行。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高效冷凝功能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热源储罐、蒸发器、冷凝器装置、抽水泵、透平、发电机、热源输送管道和工质液输送管道;所述热源储罐与蒸发器通过热源输送管道构成热源循环回路;所述蒸发器、透平、冷凝器装置、抽水泵通过工质液输送管道构成工质液循环回路;所述透平与发电机机械传动连接;
所述冷凝器装置包括冷凝器壳体,所述冷凝器壳体具有上、下分布的冷凝室和冷却液室;所述冷凝器装置还包括冷凝管、布液板、收液板、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冷凝管的管身位于冷凝室内,其管身外部具有加速液化体,其管身内部具有阻流片;所述冷凝管的两管端均位于冷凝室外,所述冷凝管的气态工质液进口以及液态工质液出口均设置有对接头;所述布液板位于冷凝室内顶部,其底部安装有若干喷淋头,且布液板通过进液管与冷却液室连通;所述收液板位于冷凝室内底部,其上表面密布进液孔,且收液板通过回液管与冷却液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位于冷凝室内的部分呈S形状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液化体为包裹冷凝管的筒状块,所述筒状块与冷凝管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液化体为连接呈S形状分布的所述冷凝管的上、下管身的板块,所述板块与冷凝管一体成型,且板块从两侧向中部呈逐渐凸起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阻流片分布于冷凝管的前半部分。
进一步地,至少两块所述阻流片在冷凝管的同一横截面上构成呈圆周阵列布置的一组,属于不同组的所述阻流片在前、后方位呈错位分布。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对接头均为阀门,其中,安装于冷凝管的液态工质液出口的阀门为防回流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室内的冷却液为冷水。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上安装有用于提供进液动力的动力泵。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高效冷凝功能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弘旭环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弘旭环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5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