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低温锂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7028.9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8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周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35;H01M10/6569;H01M10/658;H01M10/6571;H01M10/6555;H01M10/653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30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温 锂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低温锂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外壳和由若干单体电池串联和/或并联连接形成的电池组,电池组外壳左侧面设有电板,电板分别电连接有电池组和温度传感器,电池组外壳左侧设有引流机,引流机吸入端连接有冷凝罐,吸出端连接有冷凝管,冷凝罐位于引流机上方,冷凝管环绕覆盖电池组外壳外侧前、后、左、右四面,冷凝管一端连接引流机吸入端,另一端连接冷凝罐,电池组上侧面和下侧面均设有加热层,加热层均电性连接电板和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温度过高时,可通过冷凝液给电池组进行降温处理,避免电池组因温度过低而造成的不可逆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温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充电时,锂离子容易在负极片上形成锂结晶(析锂),锂结晶沉积会刺穿隔膜造成电池内短路。为了避免这样的风险出现,需要对动力电池低温下进行加热,且当电池高温时,会对电池组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超低温锂电池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低温锂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外壳和由若干单体电池串联和/或并联连接形成的电池组,电池组外壳左侧面设有电板,电板分别电连接有电池组和温度传感器,电池组外壳左侧设有引流机,引流机吸入端连接有冷凝罐,吸出端连接有冷凝管,冷凝罐位于引流机上方,冷凝管环绕覆盖电池组外壳外侧前、后、左、右四面,冷凝管一端连接引流机吸入端,另一端连接冷凝罐,电池组上侧面和下侧面均设有加热层,加热层均电性连接电板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加热层上均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电池组外壳左侧壁上还设有用于显示电池组工作状态的双色灯,双色灯与电板电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外罩,外罩用于包裹固定电池组外壳、电池组、引流机、冷凝罐、和冷凝管。
进一步,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板内,电板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和引流机。
进一步,加热层为电阻材质。
进一步,电池组之间设有导热片。
进一步,导热片的导热系数为大于或等于550W/(m·K)。
进一步,隔热层材质为岩棉或石棉或硅酸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温度过高时,可通过冷凝液给电池组进行降温处理,避免电池组因温度过低而造成的不可逆的损害。
2.温度过低时,可通过电池组给加热层加热,避免因温度过低而造成锂枝晶导致电池短路的危险。
3.降温所需要用的冷凝液通过该结构可循环利用,避免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加热结构与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3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壳左视图。
图5为外壳后视图。
图6为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1.电池组外壳,2电池组,3电板,4温度传感器,5引流机,6冷凝罐,7加热层,8隔热层,9双色灯,10外罩,12控制器,13导热片,14冷凝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7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于5G通信设备散热的机柜
- 下一篇: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