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对重中分门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7228.4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2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唐旭辉;叶建华;赖祈亢;王甲龙;陆建良;朱卫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马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B66B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莫冬丽 |
地址: | 311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分 电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对重中分门电梯,包括电梯轿厢和中分门,中分门通过门架设置在电梯轿厢顶部,中分门包括左门板和右门板,所述门架下部设有一横置的导轨,所述左门板和右门板分别通过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门架中部设有呈剪叉式连接的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中部通过转动杆活动连接在一起,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下端分别设有左阻尼器和右阻尼器,所述左阻尼器和右阻尼器下端分别连接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门架顶部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伸缩杆与左连接杆或者右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阻尼器的缓冲作用,防止因为撞击的作用导致传动机构损坏,或者导致传动机构强制转动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对重中分门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是以电动机为动力且设有轿厢的垂直升降机,用于多层建筑内的人员或货物运输。目前,市场上电梯的开门结构多采用中分门结构,通过动力驱动中分门的左右两扇门板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而实现电梯中分门的开合。有时当人们携带某些大件物件或较长的物品进入电梯时,有时会因为误操作导致物件直接撞击到电梯中分门上,或者有些人赶时间进电梯时不小心撞在电梯门上,这些撞击产生的力量会直接导致电梯中分门的传动机构受到损伤,使得电梯中分门无法顺利闭合或者开启,严重影响人们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撞缓冲中分门的无对重中分门电梯。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对重中分门电梯,包括架设于井道内的电梯轿厢和中分门,所述中分门通过门架设置在电梯轿厢入口处,中分门包括左门板和右门板,所述门架设置在电梯轿厢入口顶部,门架下部设有一横置的导轨,所述左门板和右门板分别通过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门架中部设有呈剪叉式连接的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所述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中部通过转动杆活动连接在一起,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下端分别设有左阻尼器和右阻尼器,所述左阻尼器和右阻尼器下端分别连接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门架顶部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伸缩杆与左连接杆或者右连接杆的上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缸为电动液压缸,液压缸设置在固定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的上部之间设有一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上部对应的门架上设有弧形的导向槽,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的上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末端设有位于导向槽内的圆盘形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位于门架一侧设有导滑件,所述导滑件活动套设在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阻尼器的缓冲作用,防止因为撞击的作用导致中分门的传动机构损坏,或者导致传动机构强制转动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A—A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左连接件侧视图;
图4为井道俯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门架,2:左门板,3:右门板,4:导轨,5:左连接板,6:右连接板,7:导滑件,8:左连接杆,9:右连接杆,10:转动杆,11:左阻尼器,12:右阻尼器,13:弹簧,14:导向槽,15:滑杆,16:滑块,17:液压缸,18:伸缩杆,19:固定座,20:井道,21:电梯轿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马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马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7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磁共振体外线圈收置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物重金属离子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