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垫圈冲压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9307.9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2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利升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20 | 分类号: | B21D53/20;B21D22/02;B21D43/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左康艳 |
地址: | 563114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圈 冲压 成型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冲压成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垫圈冲压成型设备,其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方的冲压轴和定位轴,冲压轴由液压缸驱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冲压轴套设在定位轴的外周,冲压轴由气缸驱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冲压轴内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与冲压轴的侧壁构成密闭的气腔,冲压轴的外周设有位于气腔内且呈环形的隔板,隔板将气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腔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液压缸由控制器控制;定位轴的下端面设有可与垫圈的内齿配合的定位槽,定位槽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加。通过利用垫圈的内齿对垫圈进行定位,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减少冲压产生废品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垫圈冲压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垫圈指垫在被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零件。一般为扁平形的金属环,用来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被连接件的压力。
垫圈的种类很多,针对应用环境的不同,垫圈的形状也存在移动差异。例如内齿锁紧垫圈,如图3所示,其相比于普通的平垫圈在其内圈上设有多个内齿,在使用过程中,垫圈的内齿与相关部件进行卡合,可以防止垫圈的转动;另外,通过在垫圈的表面冲压出凹槽并形成凸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增强垫圈的锁紧效果。
目前针对这类垫圈成型的最后一步工艺是将垫圈定位在冲压平台上,对垫圈进行冲压成型;由于在垫圈表面冲压形成的凹槽与垫圈的内齿必须满足相应的位置精度,因此在对垫圈进行冲压时,必须对垫圈进行定位。目前对垫圈执行冲压时的定位方式通常是在垫圈的外沿进行夹紧定位,由于垫圈的外沿是个光滑的圆周面,因此只能精确的保证垫圈的中心与冲压轴对正,而垫圈的周向位置则需要人工进行确认,人工定位的误差导致冲压成型的垫圈产生了较多的废品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垫圈冲压成型设备,以通过利用垫圈的内齿对垫圈进行定位,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减少冲压产生废品件。
垫圈冲压成型设备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方的冲压轴,冲压轴由液压缸驱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基座上方的定位轴,定位轴与冲压轴同轴设置,且冲压轴套设在定位轴的外周,冲压轴由气缸驱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冲压轴内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与冲压轴的侧壁构成密闭的气腔,冲压轴的外周设有位于气腔内且呈环形的隔板,隔板将气腔分隔为上方的第一腔和下方的第二腔,第一腔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腔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液压缸由控制器控制;定位轴的下端面设有可与垫圈内齿配合的定位槽,定位槽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加。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待冲压的垫圈置于定位轴下方,且使垫圈内圈的内齿与冲压轴下端面的定位槽基本对齐;然后通过气缸驱动定位轴向下运动,则定位槽将卡合在垫圈内圈的内齿上,且由于定位槽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加,因此随着定位轴的下移,定位槽将逐渐对垫圈的位置进校正,并将垫圈的内齿卡死,从而达到对垫圈进行定位和压紧的目的;通过利用垫圈的内齿对垫圈进行定位,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减少冲压的废品件。
(2)在定位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冲压轴将保持静止状态,因此第二腔的空间缩小,第一腔的空间增大;即在定位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二腔的压力将逐渐增大,当第二腔的压力增大到预设值后,说明定位轴已将垫圈压紧。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第二腔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控制器将控制液压缸推动冲压轴向下运动,以对垫片执行冲压。完成对垫片的冲压后,气缸驱动定位轴向上运动,此时第一腔的压力将逐渐增大,而第二腔的压力将逐渐减小;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将控制液压缸推动冲压轴向上运动,从而结束对垫圈的冲压,并可以将垫圈取出。在本基础方案中,通过控制定位轴的运动,即可使冲压自动执行冲压,并松开垫圈,从而可以减少人工控制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利升机械加工有限公司,未经遵义市利升机械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93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移动网络机顶盒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