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古钟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9731.3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9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群;赵叶丹;赵永军;樊亚琛;赵春朋;代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文琰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4 | 分类号: | B62B3/04;B62B5/00;B62B5/06;B60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古钟转运装置,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有吊运机构,位于吊运机构的下方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有放置架,在放置架上设置有放置板,放置板与吊运机构上下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将挂设的古钟运下并转移至需要位置进而便于实现修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迁移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古钟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在很多城市、地区都有所保留,它的存在是一笔财富,便于研究历史。
古建筑修复过程中,有一些古建筑中设置有古钟,然而古钟一般体积都比较大,且吊在比较高的位置,工作人员在修复中需要临时搭建支架,然后通过支架处于古钟所在位置,进而检查古钟损坏位置并进行修复操作。
但是这种方式操作困难,工作人员不便于对古钟进行全面检查且不方便进行修复工作,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古钟转运装置,其具有便于将挂设的古钟运下并转移至需要位置进而便于实现修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古钟转运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有吊运机构,位于吊运机构的下方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有放置架,在放置架上设置有放置板,放置板与吊运机构上下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杆上设置有吊运机构以及在支撑架上与吊运机构上下相对设置放置板,从而便于将古钟从高处稳固运送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吊运机构包括吊运件和吊绳,吊运件包括两组手拉葫芦,手拉葫芦的挂钩上挂设有吊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拉葫芦与吊绳的配合设置,通过吊绳将高处的古钟固定起来,通过手拉葫芦将古钟稳固运送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挂钩呈弧形的弯钩部分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槽的设置,便于吊绳套设在挂钩上并卡在凹槽中,从而防止吊绳发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吊绳呈交叉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吊绳呈交叉设置,从而便于更好的围设起古钟,将古钟稳固运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吊绳呈环状套设在挂钩上并卡在凹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吊绳呈环状设置,从而便于将吊绳套设在挂钩上,方便后期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架的底端固定有支脚,支脚包括连接套和万向轮,连接套与支撑架底端固定,万向轮与连接套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万向轮的设置,便于将支撑架以及放置在支撑架上的古钟快速运送,通过连接套的设置,从而将万向轮罩住,对万向轮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脚包括定位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脚的设置,便于将支撑架稳固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套下表面固定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底端为开口,固定套内侧壁开设有内螺纹,定位脚包括螺杆和定位块,螺杆与固定套螺纹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螺杆的长度,进而使得定位块与地面接触,从而便于将支撑架稳固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架的一侧相对设置的支撑杆上固定有推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手的设置,便于推动支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文琰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文琰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9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刷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高度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