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古建筑修复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9902.2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9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刘佳;邬博;张喆;易莹;靳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文琰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4G25/00;E04G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古建筑 修复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古建筑修复的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设有方形套管,所述方形套管的上端套设有升降支撑杆,所述升降支撑杆于方形套管内的下端固设有竖向齿条,所述竖向齿条于其相对的方形套管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方形套管内于空隙的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竖向齿条上下往复运动的转动齿轮,所述竖向齿条和所述转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方形套管设置有驱动转动齿轮转动的转动件。其可实现对支撑装置支撑高度的灵活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古建筑修复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
古建筑容易在基础、台基、地坪、墙体、木构架、屋面瓦作、木基层、油漆地仗等部位产生损坏,基础容易发生沉降和破碎,台基容易产生阶沿石松动、移位,墙体会有裂缝、倾斜,木构架会出现劈裂、折断、弯垂、腐朽等损坏,这些损坏在修复过程中,都需要用到一种支撑装置。
然而,现有的古建筑修复支撑装置都是固定高度的,只可以适用于大多数需要修复的古建筑,对于一些特殊的古建筑,需要调节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这就给工作人员带来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古建筑修复的支撑装置,其可实现对支撑装置支撑高度的灵活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古建筑修复的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设有方形套管,所述方形套管的上端套设有升降支撑杆,所述升降支撑杆于方形套管内的下端固设有竖向齿条,所述竖向齿条于其相对的方形套管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方形套管内于空隙的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竖向齿条上下往复运动的转动齿轮,所述竖向齿条和所述转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方形套管设置有驱动转动齿轮转动的转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件驱动转动齿轮转动,由于转动齿轮和竖向齿条啮合连接,所以,转动齿轮带动竖向齿条上下直线移动,竖向齿条带动升降支撑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此支撑装置高度的调节;其可实现对支撑装置支撑高度的灵活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齿轮固设于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和所述转动齿轮同轴心转动,所述方形套管开设有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二转动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转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转动孔与所述第二转动孔之间,所述转动杆分别与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件采用转动杆,结构简单,且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于方形套管外的一端固设有转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转动杆进行转动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形套管于转盘和转动齿轮之间的外壁设置有防止竖向齿条由于重力向下移动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的设置,防止由于重力竖向齿条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升降支撑杆向下移动,导致整体支撑装置不稳定,影响其高度调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方形套管外壁的棘爪以及固设于转动杆外周面的环形限位块,所述环形限位块沿其外周面开设有多个等间隔均匀排布的V型限位槽,所述棘爪卡接于所述V型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采用V型限位槽和棘爪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对转动杆的限位作用,防止转动杆自转,从而,间接的阻止了竖向齿条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文琰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文琰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9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复合金属相变储能热风系统
- 下一篇:抗菌性不锈钢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