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维补强振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0317.4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2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邱嘉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涌韵音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7/14 | 分类号: | H04R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范小凤 |
地址: | 5237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维补强振膜 | ||
一种四维补强振膜,包括球顶部及连接于球顶部外侧边缘的折环部,所述折环部包括第一折环面、第二折环面,所述第二折环面沿内侧边缘与外侧边缘之间的中部位置弧形弯折,形成内凹面及外凸面,所述内凹面及外凸面沿整个折环部的中心分布,所述内凹面设有密集分布的若干第一加强部,并且所述内凹面上的第一加强部沿球顶部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外凸面设有密集分布的若干第二加强部,并且所述外凸面上的第二加强部沿球顶部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本实用新型在内凹面及外凸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加强部及第二加强部,有效提高产品刚性,声学谐波还原性好、可靠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频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四维补强振膜。
背景技术
喇叭通常包括音膜、音圈及磁铁,当音频电流流经音圈时,音圈受磁铁的磁场力作用产生相应的反复运动,从而带动音膜产生活塞式振动,进而推动周围的空气振动产生声音。
一般常规的音膜振动板在动作过程中,由于局部(尤其是折环部)存在刚性不足的原因,容易出现声学谐波失真、可靠性降低的情况,影响音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四维补强振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四维补强振膜,包括球顶部及连接于球顶部外侧边缘的折环部,所述折环部包括第一折环面、第二折环面,所述第二折环面沿内侧边缘与外侧边缘之间的中部位置弧形弯折,形成内凹面及外凸面,所述内凹面及外凸面沿整个折环部的中心分布,所述内凹面设有密集分布的若干第一加强部,并且所述内凹面上的第一加强部沿球顶部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外凸面设有密集分布的若干第二加强部,并且所述外凸面上的第二加强部沿球顶部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延伸方向、该第一加强部端点与圆心的连线形成一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延伸方向、该第二加强部端点与圆心的连线形成一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大小自向中部朝两端方向逐渐变细,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大小自向中部朝两端方向逐渐变细。
进一步地,所述球顶部的外侧边缘呈圆形设置,所述折环部呈环形设置,折环部环绕在球顶部外侧,折环部的内侧边与球顶部的外侧边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球顶部包括主体部及一体成型地连接于主体部外侧面的平直部,所述主体部整体呈内凹的球面设置,所述平直部环绕在主体部外侧并与主体部底部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折环部还包括第三折环面,所述第一折环面围设在球顶部的外侧,并且第一折环部的内侧连接部分与平直部外侧边缘连接,所述第二折环面设置在第一折环面的外侧,并且第二折环面的内侧边缘与第一折环面的外侧边缘连接,所述第三折环面设置在第二折环面的外侧,并且第三折环面的内侧边缘与第二折环面的外侧边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环面弧形向外弯折延伸,第一折环面的横截面呈倒“八”字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四维补强振膜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折环部设置第二折环面,第二折环面上设有内凹面及外凸面,并且内凹面及外凸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加强部及第二加强部,有效提高产品刚性,声学谐波还原性好、可靠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维补强振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四维补强振膜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涌韵音膜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涌韵音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0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趣味糖果机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模具滑块封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