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0552.1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8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宏;赵春炎;于海相;修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淮海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B01D29/03;B01D29/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经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利工程 蓄水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其包括水池主体、设于水池主体上方开口的密封盖板、连通于水池主体上部且向水池主体中送入水源的进水管、连通于水池主体底部侧壁且将水池主体内的水源向外部输送的出水管、设于出水管位于水池主体中的开口处的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于出水管位于水池主体内壁开口处的滤网框、沿竖直方向密封滑动连接于滤网框的滤网板、底端转动连接于滤网框上部且顶端穿设并转动连接于密封盖板的竖螺杆、螺纹连接于竖螺杆且可拆卸连接于滤网板外露滤网框上部一端的螺筒、设于密封盖板且带动竖螺杆转动的竖螺杆带动机构,具备可对滤网进行及时更换以便较快地提高出水速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水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
背景技术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是重要的雨水蓄积重要工程设施,而一般蓄水池再将水从蓄水池中向外部传输时,出水管容易堵塞,使得蓄水池难以快速或是无法向外部输送水源,为此,现需要具备防堵功能的蓄水池。
现有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公告号为CN111021476A,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栏板,所述过滤栏板的顶部左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插接有密封盖,所述蓄水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蓄水池外部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出水管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顶部延伸至横板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两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弹簧。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刮板沿竖直方向对过滤网竖直侧面进行刮除,但是只能刮除外露过滤网竖直侧面的垃圾杂物,堵塞在过滤网孔之中的杂物无法被有效清除,过滤网的堵塞情况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出水管难以快速地向外部输送水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其具有在滤网被堵塞的情况下可较快地提升出水管向外部输送水源的速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包括内部蓄水的水池主体、设于水池主体上方开口且对水池主体起到封闭作用的密封盖板、连通于水池主体上部内壁且向水池主体中送入水源的进水管、连通于水池主体底部侧壁且将水池主体内的水源向外部输送的出水管、设于出水管位于水池主体中的开口处且能对进入出水管的水源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出水管位于水池主体内壁开口处的滤网框、沿竖直方向开设于滤网框上表面且位于滤网框内部的滤网板槽、沿竖直方向密封滑动连接于滤网板槽且可穿设于密封盖板的滤网板、底端转动连接于滤网框上部且顶端穿设并转动连接于密封盖板的竖螺杆、螺纹连接于竖螺杆且可拆卸连接于滤网板外露滤网框上部一端的螺筒、设于密封盖板且带动竖螺杆转动的竖螺杆带动机构、设于滤网框且有助于螺筒稳定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螺筒稳定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当滤网板上有较多的水垢或是粘附了一些其他杂质对滤网造成堵塞,降低滤网的过水速度时,转动竖螺杆带动螺筒沿竖直方向移动,继而带动滤网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直至滤网板移动至密封盖板的上部,此时可将滤网板进行一个较为方便的更换,不需要将水池主体中水全部排管后进入至水池主体中进行滤网板的更换,较为便利,也有助于在出水管向外部输水时,可对滤网板进行及时更换,以确保出水管出水速率正常。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滤网框位于滤网板槽开口处开设有连通于滤网板槽的密封板槽,滤网板上端一体成型呈水平且沿竖直方向密封插接于密封板槽的密封板,密封板下表面设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密封板在螺筒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紧密插接于密封板槽之中,进一步使得水池主体中的水源不会轻易通过滤网板槽和滤网板之间的空隙流入到出水管中,确保滤网板能够有效地起到过滤小杂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淮海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淮海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0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打磨装置用可调角度打磨头
- 下一篇:骨声纹传感器模组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