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齿鲸野外救护维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1988.2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4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寇章兵;郝玉江;郑劲松;王超群;邓正宇;王致远;郭洪斌;王克雄;王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远胜智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5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43007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齿鲸 野外 救护 系统 | ||
一种小型齿鲸野外救护维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吸污泵、过滤沙缸和可移动的供电终端;水池为可拆卸式水池,可快速地组装成型;吸污泵的吸水口与水池接通;过滤沙缸本体自带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过滤沙缸的进水口与吸污泵的排水口接通,过滤沙缸的出水口与水池接通,过滤沙缸的排污口则与外界接通;供电终端可为吸污泵提供运行需要的电力;工作人员事先将淡水注入水池后,启动吸污泵,水池、吸污泵和过滤沙缸之间相互形成一个过滤通道,可对水池内的淡水进行循环过滤,为江豚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水池上还可拆卸安装有雨篷,以用于遮挡阳光,提高江豚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外救援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型齿鲸野外救护维生系统。
背景技术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是我国长江中仅存的小型齿鲸类动物,由于受到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衰退严重,目前种群仅余 1000头左右,已被IUCN列入极度濒危物种,我国农业农村部也专门发文要求对其按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实施最为严格的保护措施。误伤、误捕是造成长江江豚种群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受伤搁浅江豚的及时发现、及时救助是长江江豚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
然而由于野外条件复杂,缺少有效便捷的救护设备,救护成功率一般比较低,因此亟需研制一款便于长途运输,且可以快速组装,以向受伤江豚野外救护期间提供临时且良好的生存环境的野外长江江豚救护的便捷救生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齿鲸野外救护维生系统,该小型齿鲸野外救护维生系统既可以快速组装成型,且能为江豚提供良好生存环境。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齿鲸野外救护维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吸污泵、过滤沙缸和可移动的供电终端;
所述水池为可拆卸式水池,可快速地组装成型;
所述吸污泵上设有的吸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过滤沙缸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所述吸水口与水池接通,所述排水口与进水口接通,所述出水口与水池接通,所述排污口则与外界接通;
所述供电终端与吸污泵电性连接,所述吸污泵和过滤沙缸用于循环和过滤水池内的淡水。
优选地,所述水池包括支撑框架和水池布,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多组互组装或拆卸的支撑脚座,所述水池布安装在该支撑框架内,并可随多组支撑脚座的分离而被撑开,且水池布上设有可与吸污泵吸水口接通的第一接头,以及与过滤沙缸出水口接通的第二接头。
优选地,所述每组支撑脚座均包括第一座杆和第二座杆,所述第一座杆和第二座杆之间可相互收缩地连接,且所述多组支撑脚座上的多个第一座杆之间、以及多个第二座杆之间均对应设有可相互配合卡接的卡孔和卡块,以使所述多组支撑脚座之间可相互拆卸组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座杆和第二座杆均呈“L”形设计,且第一座杆与地面相抵的一端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座杆对应滑动槽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滑动槽内,以使第一座杆和第二座杆之间可相互收缩地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梯子,所述其中一组支撑脚座上还设有扶手,所述扶手对应安装在该组支撑脚座的第一座杆和第二座杆上,该组支撑脚座的第一座杆和第二座杆之间设有围合口,所述梯子设置在该围合口内,且与所述第一座杆和第二座杆可拆卸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1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画布锟筒运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气相丙烯的粉尘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