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中机械微量纳米碳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2779.X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1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5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610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微量 纳米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术中机械微量纳米碳注射器,特别涉及用于医药的容器领域。包括:针筒和针筒套,所述针筒套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针筒的外部,所述针筒套顶部设有控制螺栓,所述控制螺栓与所述针筒套螺纹连接,所述控制螺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针筒的活塞杆的顶部接触的接触头,所述针筒套上设有观察孔和刻度线,所述刻度线设置在所述观察孔的边缘,从针筒套的顶部到底部刻度逐渐增大。本方案解决了如何在术中进行细微注射的技术问题,适用于术中微量注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医药的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术中机械微量纳米碳注射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射针筒在使用时都是将针筒内的药剂全部注射到患者体内,而在部分时候需要吸取特定容量的液体或者需要进行微量注射,现有的针筒不方便控制针筒的输出量或者吸入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术中进行细微注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术中机械微量纳米碳注射器,包括:针筒和针筒套,所述针筒套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针筒的外部,所述针筒套顶部设有控制螺栓,所述控制螺栓与所述针筒套螺纹连接,所述控制螺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针筒的活塞杆的顶部接触的接触头,所述针筒套上设有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方案的注射器时,先将药剂放入所述针筒内,再将针筒从针筒套的底部放入针筒套中,在进行注射时,旋转针筒套顶部的控制螺栓,结合观察孔观察针筒上的刻度,实现细微注射,本方案通过控制螺栓来控制注射量,相比直接使用针筒,能减少手抖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针筒套外设有格状纹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针筒套外设置格状纹路后,在用户将针筒从针筒套的底部进行套入时,避免用户的手捏不紧针筒套,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在所述控制螺栓顶部标有箭头,所述针筒套的顶部设有刻度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螺栓每使针筒套内的针筒挤出0.1ml,对应一个针筒套顶部的刻度线的单位。
进一步,所述接触头的底部设有橡胶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置后,用户能够通过橡胶板将接触头与针筒的活塞的顶部连接,使得用户不仅能通过控制螺栓将活塞向下推,还能往上提升活塞。
进一步,在所述观察孔的边缘设置有刻度线,从针筒套的顶部到底部刻度逐渐增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刻度线后,能够避免通过观察孔不易观察的缺点,直接通过刻度线了解自己向下旋转了多少。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术中机械微量纳米碳注射器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术中机械微量纳米碳注射器的实施例中压条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术中机械微量纳米碳注射器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针筒套1、卡合槽2、固定柱3、压条4、控制螺栓5、接触头6、观察孔7、箭头8、刻度线9、橡胶板1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至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未经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27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