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注泵自控给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5638.3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4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汤文远;李萍;王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品青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5/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使用 输注泵 自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注泵自控给液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壁两侧中央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水平隔板,上壳体、按压开关和控制模块,下壳体顶部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两侧外壁下半部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按下按压开关,使得连接柱带动压板对药包内部的药液进行压缩,使得药液从出料管内排出进入主药管增加药量输入,通过MCU计数器与计时器的控制按压开关的使用频率,防止患者持续给药对自身造成损伤,通过电磁铁以及压紧弹簧的弹力,使得压紧铁块远离电磁铁一端对防护盖的滑块进行压紧,阻止防护盖的打开,便于防止误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注泵自控给液装置。
背景技术
一次性使用输注泵是一种具有持续和预先设定流速的医疗装置,临床上用于输注止疼和麻醉等药物。输注泵的流速是由预设内置式限流管控制,并由泵中的硅橡胶储液囊在充满药液后的收缩提供动力,无需任何其他外力。该产品适用于手术后、带状疱疹等引发的疼痛以及麻醉、皮内、硬膜外和化疗等。该产品可微量,连续和缓释给药,在输注期间始终可以维持患者体内一定的血药浓度水平,提高了持续镇痛效果,降低了由于可能药物过量(如麻醉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如中枢呼吸系统等)。一次性使用输注泵带有自控给药装置,在输注过程中如果患者偶感伤口瞬间疼痛,医护人员又一时不在的情况下,可由患者本人(或由其他相关人员)按压自控给药装置上的按钮,在输注泵正常持续给药的前提下可以额外增加约0.5ml药物以缓解一时的疼痛,满足了患者参与治疗的诉求,使治疗更趋人性化。
但是,传统的一次性使用输注泵自控给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1、传统的一次性使用输注泵自控给药装置在使用时,为缓解疼痛,患者可自主按压给药装置,但是此种给药方式一般一个小时内不得多于四次,以防止给药过多给患者中枢呼吸系统等带来损伤,但是患者在疼痛难忍时难免会多次按压或者忘记按压次数的情况发生,对后续医务人员的给药量以及治疗带来困扰。
2、传统的一次性使用输注泵自控给药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自控给药装置的按钮处于开放状态,在进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触现象,使得患者的输药量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注泵自控给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注泵自控给液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壁两侧中央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水平隔板,上壳体、按压开关和控制模块,下壳体顶部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两侧外壁下半部开设有滑槽,所述上壳体的滑槽内部通过卡接滑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内壁与滑槽连接处通过一体成型滑块,所述上壳体顶部中央通过卡接活动连接有按压开关,所述下壳体底部内壁中央通过粘结固定连接有药包,所述药包一侧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药包远离进料管一侧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上壳体顶部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上壳体顶部远离控制模块一侧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上壳体的滑槽内壁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自锁装置,所述上壳体顶部一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指示灯,所述按压开关与控制模块电性耦合,所述指示灯与控制模块电性耦合,正常状态时,药包内部存储有0.5-1ml的药液,同时按压开关在回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处于伸出状态,压板上表面与水平隔板底面紧密接触,使得出料管处于压缩状态无法出料,在使用时,通过按下按压开关,此时回缩弹簧进一步压缩,使得连接柱带动压板对药包内部的药液进行压缩,同时压板下压时出料管开始通畅,使得药液从出料管内排出进入主药管增加药量输入。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开关还包括:回缩弹簧、连接柱和压板,所述按压开关底部中央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部伸出水平隔板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表面与水平隔板底面通过卡接固定与出料管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隔板顶部以及按压开关底部对应连接柱外侧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回缩弹簧,用于出料管的限流,防止药液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品青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品青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5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式气管切开专用密闭式吸痰管
- 下一篇:一种基于超滑结构的人工关节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