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密集套筒并联灌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5714.0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3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锋;周翰斌;黄国忠;李平杰;刘梅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菁菁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装配式 混凝土 构件 密集 套筒 并联 灌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密集套筒并联灌浆系统,其包括预埋于现有构件的多排多列钢筋,还包括与钢筋一一对应地的多排多列套筒,每一列中相邻排的套筒由水平下连接管和水平上连接管串接在一起,水平下连接管与相邻套筒的内腔贯通成为浆料灌注输入通道,水平上连接管与相邻套筒连接起来成为出浆通道,每一列中设有一个出浆套筒,除出浆套筒外的其余套筒的内腔上部开口由一隔浆板隔开,每一列套筒在装配构件外壁开设有一个入浆口和一个出浆口,浆料从入浆口进入首排套筒经浆料灌注输入通道灌满该列各排套筒并从出浆套筒流向出浆通道从出浆口流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灌浆的传输流动距离,还减少了混凝土构件表面开设的灌浆孔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装配施工技术领域,涉及桥梁工程、工业民用建筑等领域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装配施工。
背景技术
传统的桥梁混凝土墩柱和工民建墙柱多采用现浇施工。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预制装配化施工越来越普遍。预制装配化施工需要在预制厂把构件预制出来,然后再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桥梁混凝土墩柱和工民建墙柱也可采用预制装配化施工,先把柱子和墙体分成一节或多节,在工厂预制好,再在现场安装。预制混凝土构件和现浇构件,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有许多种,灌浆套筒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连接方式。
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时,连接钢筋预埋在现有构件的一端,灌浆套筒预埋在装配构件的一端。安装时,需要把现有构件的连接钢筋插入装配构件的套筒中,两构件的贴面需铺一定厚度的混凝土浆料。在装配构件有临时支撑并处于稳定的条件下,通过预先埋设的灌浆孔给套筒灌浆。当套筒灌浆饱满时,浆液就会从出浆孔流出,就可以终止灌浆,对灌浆孔和出浆孔进行封堵。等待灌浆凝固,该节段的装配化安装完成。
套筒连接钢筋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套筒两端钢筋都采用灌浆连接法,另一种是套筒一端和钢筋机械连接,另一端和钢筋灌浆连接,如图7、图8所示。
现在普遍使用的钢筋套筒连接方式,从墩柱表面算起都只有单排钢筋,每个灌浆套筒都有一个入浆孔和一个出浆孔,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这种连接方式只适用于小尺寸的柱体和薄壁构件,已经广泛应用于工民建、港口和桥梁施工中。
对于尺度较大的柱体和墙体,会采用从柱墙表面算起多排多列钢筋的布置,也需要有多排多列灌浆套筒。如果每个套筒都需要一个单独的出浆口的话,会导致出浆孔过多,从而消弱混凝土的整体性,影响墩柱的外观质量。
为此,需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并联方式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装配式灌浆套筒连接的施工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密集套筒并联灌浆系统,包括预埋于现有构件的多排多列钢筋,还包括与钢筋一一对应地预埋于装配构件的多排多列套筒,其特征在于:
以面向现场工作人员,横向布置的钢筋为排,纵向布置的钢筋为列,每一列中相邻排的套筒由位于下部的水平下连接管和位于上部的水平上连接管串接在一起,水平下连接管与相邻套筒的内腔贯通成为浆料灌注输入通道,水平上连接管与相邻套筒连接起来成为出浆通道,每一列中设有一个出浆套筒,出浆套筒的内腔上部开口与出浆通道贯通,除出浆套筒外的其余套筒的内腔上部开口由一隔浆板隔开,隔浆板具有连通下方套筒内腔与上方出浆通道的气孔,气孔孔径小于浆料骨料粒径,每一列套筒在装配构件外壁开设有一个入浆口和一个出浆口,入浆口位于下方与该列首排套筒内腔连通,出浆口位于上方与该列出浆通道连通,浆料从入浆口进入首排套筒经浆料灌注输入通道灌满该列各排套筒并从出浆套筒流向出浆通道从出浆口流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出浆口与入浆口开口于装配构件的同一侧外壁,所述出浆套筒为远离首排套筒的末排套筒。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浆套筒为首排套筒,出浆口与入浆口开口于装配构件的相对侧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5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厨电的护线套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厨房器具的溢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