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人机机身机臂连接的固定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6260.9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0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赵睿;张鑫;赵闯;吴海航;高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丰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6 | 分类号: | B64C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玉信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机 机身 连接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无人机机身机臂连接的固定座。包括固定座,其特征是:固定座的管箍套与固定座的长方体框架结合于一体,沿管箍套的前端部下方设置与管箍套的内径相通宽度值是B的豁口,豁口贯通于长方体框架的前端面,管箍套的右侧设置两个沉头孔,管箍套的左侧分别设置与两个沉头孔相同心的螺纹孔,长方体框架的后端设置与管箍套的内径相同心的圆孔。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重量轻化强度高、易生产制造,降低制造成本和缩短制造周期,更便于机臂的安装,是机臂安装时不划伤,并且安装后保证机臂与固定座的紧密配合。同时,固定座的长方体框架内部由充足的空间布置其它控制元件的连接布线,使布线结构合理优化,便于后期的线路检修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座,特别是一种用于无人机机身机臂连接的固定座。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功能性技术的不断成熟,现更加注重无人机结构技术的优化,目的是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使零部件更加的重量更加轻量化,使生产便于制造和生产装配,有益于保证无人机的持续续航能力。现有无人机的机身与机臂之间连接的固定座是通过铸造后在进行机械加工,生产工序繁琐,制造周期长,成本高效率慢,产量和质量不能保证,通常存在砂眼、冷隔、裂纹等缺陷。在结构特征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安装机臂时,固定座开设的配合孔配合公差过小,会导致安装机臂时穿过固定座安装孔部位的机臂造成表面划伤,影响无人机整体外观质量。固定座开设的配合孔配合公差过大,不会划伤机臂表面,但安装后的机臂在固定座孔内存在配合间隙,使无人机在飞行时发生飞行体态失稳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机身机臂连接的固定座,是一种轻量化结构、安装不划伤结构表面,安装后能保证机臂与固定座的孔紧密配合、结构简单、易生产制造的用于无人机机身机臂连接的固定座。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固定座,其特征是:固定座的管箍套与固定座的长方体框架结合于一体,沿管箍套的前端部下方设置与管箍套的内径相通宽度值是B的豁口,豁口贯通于长方体框架的前端面,管箍套的右侧设置两个沉头孔,管箍套的左侧分别设置与两个沉头孔相同心的螺纹孔,长方体框架的后端设置与管箍套的内径相同心的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长方体框架的底面设置六个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长方体框架的右侧设置肋筋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豁口的宽度值B是在2mm—4mm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重量轻化强度高、易生产制造,降低制造成本和缩短制造周期,更便于机臂的安装,是机臂安装时不划伤,并且安装后保证机臂与固定座的紧密配合。同时,固定座的长方体框架内部由充足的空间布置其它控制元件的连接布线,使布线结构更加合理优化,便于后期的线路布线检修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后视图。
图5是图1的仰视图。
图6是图1的右视图。
图7是图1所示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丰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丰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62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滑动采摘机构
- 下一篇:一种林业树苗起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