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软土建筑基础复合桩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6608.4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2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忠民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31/08;E02D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8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建 基础 复合 桩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建筑基础复合桩基,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底部焊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块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第四孔槽,所述第二支撑杆贯穿第四孔槽,所述第二支撑杆贯穿第四孔槽的一端焊接有第六支撑板,所述第四孔槽的内部靠近第六支撑板的一侧粘接有第三橡胶垫;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四弹簧对第一支撑杆传导的力进行缓冲,并设置卡块增强第二壳体与第一支撑杆的连接关系,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一橡胶垫使本装置结构更加稳定,第二支撑板两侧的第二支撑杆配合第一弹簧和第四弹簧使本装置可以有效的减少土层震动对第二支撑板上方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桩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软土建筑基础复合桩基。
背景技术
软土地基的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由于软土强度低,沉隐量大,往往给道路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如处理不当,会给公路的施工和使用造成很大影响,复合桩基是指按大桩距(约5-6倍桩径)布置的低承台摩擦型群桩与承台底土体共同承载的新型基础形式.它是天然地基和纯桩基之间的过渡型.当复合桩基中单桩达到极限状态后承台还能继续承担一部分荷载。
现有的复合桩基由于其结构较为单一,非正常情况下承力能力较弱,容易因地层内部震动带动桩基顶部晃动影响其正常使用。
中国实用专利CN201720794988.2公布了一种复合桩基,该装置通过设置预埋辅助承力板,将桩基顶部受力传导至承力板上,并通过承力板增强装置与土层的连接,但该装置在土层本身震动时,无法很好的对力进行缓冲,容易使装置内部零件损坏,大大缩短了桩基的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一种用于软土建筑基础复合桩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土建筑基础复合桩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软土建筑基础复合桩基,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底部焊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四弹簧的一端贯穿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铰接有两个第四支撑板,两个所述第四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均焊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第一支撑杆卡接,所述第四支撑板远离卡块的一侧焊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靠近第二壳体的一端与第二壳体焊接,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均粘接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支撑杆贯穿第二壳体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限位块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第四孔槽,所述第二支撑杆贯穿第四孔槽,所述第二支撑杆贯穿第四孔槽的一端焊接有第六支撑板,所述第四孔槽的内部靠近第六支撑板的一侧粘接有第三橡胶垫,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六支撑板的一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焊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两侧开设有两个第三孔槽,所述第三孔槽的内部焊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限位板远离第三弹簧的一侧焊接有第五支撑杆,所述第五支撑杆远离第三限位板的一端贯穿第二壳体,两个所述第五支撑杆贯穿第二壳体的一端均与环形板焊接,所述环形板的两侧焊接有两个第三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板远离环形板的一侧均焊接有预埋块,所述环形板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粘接有第二橡胶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埋块的底部焊接有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二壳体靠近第五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三角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两侧焊接有两个第四支撑杆,两个所述第四支撑杆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均贯穿第三支撑板,两个所述第四支撑杆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三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远离第四支撑杆的一端均与第二支撑板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忠民,未经王忠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66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齿轮角转速减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薄膜的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