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固体废物简易贮存场所污染阻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6812.6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2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郭莹;王龙;刘昀;夏溢;张红;陈旭斌;吴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31/02;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固体废物 简易 贮存 场所 污染 阻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业固体废物简易贮存场所污染阻隔系统。包括场地隔水层以及设置在场地隔水层周侧的垂直防渗层,所述的场地隔水层以及垂直防渗层组成一堆体容置空间;在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气体注射系统和气体抽提系统;在场地隔水层上设置有渗沥液收集系统;在堆体顶部设置有渗沥液回灌装置。本发明通过优化调整传统污染阻隔系统的结构,加速工业固体废物尤其是强碱性废渣类工业固体废物的稳定化,兼顾场地污染风险控制和污染治理修复,减少场地内渗沥液的产生量,缩短场地后期运行维护周期,降低污染阻隔系统运行和监测费用,提高经济性。同时,本发明所采用的稳定化方式简单易行,安全经济,亦不存在二次环境污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固体废物简易贮存场所的污染阻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产生了巨量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包括钢渣、粉煤灰、冶金渣、炉渣等。根据《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约为15亿吨,综合利用率尚不足50%,国内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与产生量不能完全匹配,非法倾倒、随意堆放和简单处置等现象仍时常发生,尤其是长期城市发展建设过程未得到有效、合理处理利用而简易贮存的存量工业固废,在堆放过程中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等环境介质产生严重影响,若无法有效控制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将持续危害生态环境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由于我国的环境修复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受限于行业规模、技术水平、商业模式等诸多因素,短期内大面积开展工业场地的修复治理工作非常困难。同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毒性较小,如钢渣、粉煤灰等II类工业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多源于碱性物质的浸出和迁移,对于类似情况,我国目前主要采取污染风险管控的手段限值场地内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常用的风险管控技术之一即建立垂直污染阻隔系统,通过在污染场地边界设置防渗屏障将污染物封堵,防止污染扩散。然而,传统的工业场地污染阻隔系统建成后须依靠专业人员长期运行并开展环境监测,定期集中处理渗沥液、地表径流雨水,以保证污染风险控制的安全性、有效性,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影响了场地的后续开发利用。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污染阻隔结构及防渗系统》(申请号201811584951.2)和《一种基于防渗系统构建的污染阻隔结构及方法》(申请号201810464309.4)介绍的污染阻隔系统均属于防渗层结构的改进和创新,换言之,属于污染阻隔系统的局部改进和创新,并无法解决、优化传统污染阻隔系统的弊端。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针对传统场地修复污染阻隔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工业固体废物简易贮存场所污染阻隔系统。通过此系统能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简易贮存场所的污染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修复,缩短场地后期运行维护周期,降低运行成本,不产生二次环境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工业固体废物简易贮存场所污染阻隔系统,包括场地隔水层以及设置在场地隔水层周侧的垂直防渗层,所述的场地隔水层以及垂直防渗层组成一堆体容置空间;在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气体注射系统和气体抽提系统;在场地隔水层上设置有渗沥液收集系统;在堆体顶部设置有渗沥液回灌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垂直防渗层为泥浆沟防渗墙、土工膜复合防渗墙、喷射灌浆防渗墙或搅拌灌浆防渗墙,渗透系数不大于1×10-7cm/s,防渗墙底部嵌入场地隔水层,嵌入深度不小于1.0m。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体注射系统由横竖排列的多个垂直插设在堆体中的气体注射井共同组成;所述的气体注射井包括割缝管、管外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体注射井为硬聚乙烯割缝管材质,直径20mm~100mm,所述的气体注射井井管管壁离顶端1m处均匀开缝,缝宽0.2mm~0.5mm,割缝管段布置于堆体顶部下1m~3m位置,开缝管段外壁包缠保护材料,割缝管顶端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相连,风压为3Kpa~6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6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分散体粗碎机
- 下一篇:一种车载电池热管理系统直冷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