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配制稀氨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8336.1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7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赖军;胡安旭;朱永志;吴德礼;张飞;顾林林;张勇;张兰文;贾贵娥;王天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2;B01F15/04;B01F15/00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邵红波 |
地址: | 5632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配制 氨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线配制稀氨水的装置,包括溶氨设备,所述溶氨设备内部设有混溶管及套装在混溶管内的液氨分布管,在混溶管下方设有与之连通的缓冲腔;所述液氨分布管顶部连接有液氨管道,底部封闭且下段管体上开设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孔,且每个喷孔中心线与混溶管轴线相垂直;所述混溶管侧部连接有脱盐水管道;所述缓冲腔底部通过出液管道与稀氨水储槽相连,而稀氨水储槽底部通过排液管及氨水输送泵与烟气脱硝系统或槽车充装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溶氨设备进行液氨和脱盐水无应力混溶,这个产生过程中无设备振动,运行安全稳定,在缩短配制周期、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供需平衡上与用户实现无缝衔接,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线配制稀氨水的装置,属于煤制合成氨工艺中氨水配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稀氨水配制工艺中,通常设置一个配制槽,先将脱盐水加入槽内建立液位,在配制槽底部设置液氨分布管,分布管上均匀开孔,液氨通过小孔鼓泡,纯水对其溶解吸收,配制不同浓度的稀氨水。这种氨水配制方式,配出的氨水浓度不均匀且波动较大,不易把控,不能满足生产之需。同时,鼓泡吸收产生的巨大热量短时间内不能释放,对分布管及槽体产生冲击造成剧烈振动,容易引发泄漏事故;稀氨水温度升高后也会促使氨闪蒸挥发造成物料损失。另一当面,在与用户的需求衔接上不存在优势,配制一槽检验合格并使用完毕后才能开始下一槽的配制工作,配制周期较长,效率低下,供需失衡时有发生。因此,实现稀氨水在线配制是一种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线配制稀氨水的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在线配制稀氨水的装置,它包括溶氨设备和稀氨水储槽,所述溶氨设备内部设有混溶管及套装在混溶管内的液氨分布管,在混溶管下方设有与之连通的缓冲腔;所述液氨分布管顶部通过液氨管道及液氨输送泵与液氨储存装置相连,底部封闭且下段管体上开设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孔,且每个喷孔中心线与混溶管轴线相垂直;所述混溶管侧部通过脱盐水管道及脱盐水输送泵与脱盐水储存装置相连;所述缓冲腔底部通过出液管道与稀氨水储槽相连,而稀氨水储槽底部通过排液管及氨水输送泵与烟气脱硝系统或槽车充装系统连接。
前述液氨分布管管体上均布的喷孔总面积大于液氨分布管横截面积;所述混溶管的截面积大于液氨管道截面积与脱盐水管道截面积之和。
在前述混溶管底端设置锯齿形结构。
前述液氨分布管管体上的喷孔直径为3.2-3.5mm。
前述溶氨设备内缓冲腔与稀氨水储槽之间的高度差不低于18m。
在前述液氨管道上设有加氨调节阀和加氨流量计;在所述脱盐水管道上设有加水调节阀和加水流量计。
前述加氨调节阀与脱盐水输送泵设置联锁。
在前述稀氨水储槽顶部还连接有低压氮气管道及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用于氨气回收的排气筒相连接。
在前述氨水输送泵出口设置返回管线与稀氨水储槽循环相连。
在前述氨水输送泵出口管道上还设置取样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8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闸门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培养皿生产用的杀菌生产线